脱贫攻坚大会战|动力之源 仁和区脱贫攻坚关键在“人”

来源:这里仁和 2020/10/30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

仁和区抓住“关键在人”这个“牛鼻子”,切实做好“人”的文章,激活脱贫攻坚的动力之源。

高位推进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只有将中央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精准到户到人,才能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仁和区委、区政府坚持做“明白人”。既高站位,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推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又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把各项扶贫政策烂熟于胸、执行到位,做政策上的“明白人”。

刘家成/摄

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切实落实“双组长”制工作要求,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区级各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一起抓”工作格局,构建“区委统筹、政府主导、乡镇主责”责任体系。

刘家成/摄

建立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每年度的脱贫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脱贫攻坚大会战任务书》等。区、乡(镇)、村三级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列出时间表、任务书,明确路线图,实行工作任务、责任、问题“三张清单”制度和例会推进制度,对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罚点球”的方式落实到各乡镇党委、各责任单位党组,限期整改落实到位。

坚决当好群众贴心人,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群众工作,带着感情、带着真情开展脱贫攻坚,让扶贫工作成为暖人 心、聚人心的工作。建立全方位的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仁和区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保障医疗、教育、住房、低保兜 底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统筹全区力量集中攻坚。针对不同的贫困状况和现有条件,科学编制“一村一方案”“一户一方案”,确保靶向对症、靶向治疗。

苏波/摄

建立常态化的督导体系,出台《挂牌作战实施方案》既较真碰硬“督”,更凝心聚力“战”,印发《深化扶贫领域突出问题“3+3”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精准施治脱贫攻坚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建立全覆盖的帮扶体系,在市、区两级择优选派21名第一书记、10支驻村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制发《入户工作导则》《脱贫攻坚政策简读》等工作指南,建立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帮扶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的“三张清单”制度,切实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尽锐出战靶向发力拔掉穷根

“关键在人”,就是既要把大批优秀的帮扶干部选派到贫困地区,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播撒到田间地头,也要着力培养发展领路人、扶持产业带头人、吸引返乡创业新农人,打造“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我靠种芒果走上了致富路,但作为村支书,带领全村人共同富裕才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段时间,仁和区福田镇金龟村党支部书记胡洪富不仅要管理自家芒果树,还要督促、指导村民加强田间管理。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51岁的胡洪富,是福田镇芒果产业大户。2011年,胡洪富被推选为金龟村党支部书记,改变当地落后面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他工作的动力。近年来,他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芒果产业,推行“示范户带对子户”的产业扶贫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金龟村芒果产业产值已从起初的10万元,增长到9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7万元。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仁和区通过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同时,扶知识、扶技能、扶思路,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刘家成/摄

“虽然,失去双腿站不起了,但是,就算用双手‘爬’也要过上好日子。”这是前进镇高峰村红旗组贫困户刘在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近年来,他们夫妻俩身残志坚,不等不靠,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养殖猪、羊,种植油桃、核桃,用双手“走”上了致富路。

在脱贫攻坚中“站”起来的还有很多。平地镇辣子哨村3名昔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蔡春德、黎光培、李守金,不仅依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还赢得村民认可,分别 成为黑么组、团山组和苍蒲地组的村民小组长,带领村民致富奔康。中坝乡的邓小兵依靠种植、销售特色水果,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变为致富带头人,今年参加第四届 “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获得四川省专项组三等奖。

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是主战场。近年来,近千名帮扶干部走在前、做表率,扎根田野,付出汗水,留下的是奋战贫困的情怀,印刻的是贫困户的幸福。

万夫一力凝聚合力圆梦小康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脱贫攻坚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仁和区在决战脱贫攻坚中,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脱贫攻坚大格局。

10月17日,第七个全国扶贫日。当天,仁和区在仁和文化广场上举办消费扶贫月暨扶贫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脱贫成果。

展销活动现场,来自全区13个乡镇的15家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公司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带来的火龙果、芦笋、果蔬、香米、面条、果干等36种特色农产品,刚一摆出就吸引了市民争相购买。

苏波/摄

前进镇高峰村村委会村主任褚文华说,本来只是想把产品拿来展示一下,没想到这么受欢迎,100多斤花椒、100多斤土豆、白菜、萝卜、芋头一展出就被抢 购一空。与高峰村一样,福田镇的土鸡蛋、大龙潭乡干坝子村的新鲜蔬菜、同德镇的桑葚干、务本乡的赵面条、啊喇乡的芦笋、中坝乡的百香果……都深受市民们喜 爱,买卖两旺。

市民邱富蓉说,这种活动可以多搞点,让大家知道哪些地方有好吃的、好耍的,方便大家周末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去玩,还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这是仁和区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一个缩影。

仁和区依托扶贫产品进机关、进商超、进学校、进医院、进食堂等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长期定向采购合作,并通过“以购代扶”“以购代捐”等方式加大扶贫产品销售力度;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举办扶贫产品展销会、对接会,通过集中采购、组织展销、扶贫产品专卖等方式,多渠道参与消费扶贫。

石磊/摄

刘家成/摄

建立扶贫专区,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线上平台+线下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在机关单位、医院、火车站、社区、写字楼、景区 等人流较为集中、具备一定消费购买力的场所布设消费扶贫智能专柜40个,并对有条件的“四川扶贫”用标产品销售区进行规范改造提升,建成高速公路服务区、 超市消费扶贫线下专区3个。

推进电商扶贫,加大电商平台、微商网销农产品力度,引导网点与电商企业、专合社、贫困户之间建立购销服务及利益联系机制,通过团购、折扣等营销手段开展网络营销,提 高本土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量。目前,通过美菜网、后厨助手、优鲜速汇商贸公司等电商平台,销售蔬菜、水果等产品达1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