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大会战|用水不再“看老天脸色” 仁和区脱贫攻坚人饮安全整改任务全面完成

来源:这里仁和 2020/10/23

 

近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脱贫攻坚人饮整改项目顺利通过区级验收,标志着全区农村人饮安全整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曾经,缺水是仁和区部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降水少、水源远、气候干,多重因素叠加,用水只能“看老天脸色”。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仁和区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缺水地区打井、建池、接管,只为解决用水难的问题。

周乐天/摄

拧开水龙头,清亮的自来水汨汨流出。10月21日清晨,在自家厨房里,大田镇小啊喇村村民杨树林刚从集市回来准备做饭。“这就是我家蓄水池里的水,现在有了蓄水池,用水不成问题,我们也算用上自来水了。”

杨树林居住的小啊喇村,降水少、气候干,过去很多村民都是从山上引山泉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雨季还能勉力支撑,到了旱季就只能看老天爷脸色用水。“要是旱季,山上的山泉水就少得可怜了,我家之前没有蓄水池,一到旱季就头疼。”

今年5月,村支两委在了解到杨树林家的情况后,向区上申请扶贫专项资金2万元为其修建了一座100立方米的蓄水池,这不仅解决了杨树林的生活问题,家里100余棵石榴树也不愁用水,今年他已经有了1万多元的收入,产业发展有了新盼头,穷根被彻底拔除。

“除了政府为我修建的大蓄水池,我还自己出资2000多元修了个沉淀池,生活好了,健康也要追求,有了沉淀池,山上的泉水沉淀之后再流入蓄水池,更卫生。”

除了对个人的精准帮扶,仁和区还对较为集中的村组修建了供水设施,进行集中供水,力求“用好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村民袁宗金就是集中供水的受益者。

“我们杨家湾组住的比较集中,一直都是大家集中用水,从山上引山泉水下来,可是以前的老蓄水池只能储存,一是不卫生,还有就是受季节制约,不下雨,水就少。”

2017年,仁和区为小啊喇村修建了功能更齐、储量更大的新蓄水池,增设压力装置,可以为高处居民供水。

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洪说:“新池不光储量更大,我们还增设了过滤功能,别看这池子外观不起眼,鹅卵石、干碳这些过滤设施可是一样不缺。”

今年,仁和区还为新池配套了“新朋友”——约120米深的深井,深井可在旱季为蓄水池提供地下水以保证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吃过缺水苦的袁宗金,对水资源格外珍惜。毗邻山脚的他和三户邻居一起出力,各家出资4000余元在山腰修建了一个储量几立方的小型蓄水池,可以收集少量的雨水以及山泉水,将附近的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有了充足的水资源,看着家中3亩多的水稻和500余棵石榴树,袁宗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

2020年,仁和区结合区级两次交叉检查情况及区水利局脱贫攻坚达标复核工作情况,对排查出的饮水安全薄弱贫困户98户及时制定了脱贫攻坚饮水安全问题整改方案,并整合各级资金近200万元,完成工程整改36处,解决1351人饮水问题。

如今,仁和区全区农村人饮安全整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村群众用上了安全水、健康水,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