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0-07-17     来源:局规财科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2019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指导下,全市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人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一、劳动就业

  主动适应攀枝花产业结构调整,妥善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与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关系,用好、用活、用足就业促进政策,引导城乡劳动者尤其是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

  2019年,全市社会从业人员数62.0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9.44万人;第二产业16.23万人;第三产业26.4万人。

  201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9603人,比上年减少41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544人,比上年增加71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1人,比上年增加32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430人,比上年减少20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5%,比上年减少0.2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7.6871万人,其中省内转移6.3989万人;省外输出1.2359万人,外派劳务0.0253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5.19亿元。

  2019年,累计促进18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比上年减少73人,发放创业补贴183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85个,比上年增加2个。全年有255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实名制登记 1366 人,实现就业 1214 人,就业率达 88.87%。着力做好藏区“9+3”学生就业促进工作。2016藏区“9+3”学生220人,初次就业率100%;彝区“9+3”学生216人,初次就业率99.54%。

  2019年,开展创业培训4708人次,网络创业培训1231人次,组织技能培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者4931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金额12927万元,其中个体贷款9160万、个人信用贷款3507万元、企业贷款260万元,直接扶持自主创业人数1232人,带动吸纳就业1586人。全年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902人。全年市人才服务中心为18677名城乡各类求职人员办理求职登记。

  2019年,争取中央财政就业创业补助资金7406万元,省级财政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529万元。

  二、收入分配

  坚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同步推进,不断加强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2019年攀枝花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8016元,比上年增加2892元,增长4.4%。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4092元,比上年增加2692元,增长3.3%,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0077元,比上年增加5789元,增长6.9%。

  分经济类型看,城镇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3320元,增长4.7%;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4126元,增长12.5%;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2081元,增长6.7%。

   分行业门类看,农、林、牧、渔业59902元,采矿业56131元,制造业70725元,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58638元,建筑业52046元,批发和零售业47313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8296元,住宿和餐饮业42719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9775元,金融业73691元,房地产业49683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5815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85847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8881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业39128元,教育业88118元,卫生和社会工作109766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5485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04934元。

  2019年未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四川省201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19〕2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发布了攀枝花市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7.5%,上线(预警线)为11%,下线为3%。

  三、社会保险

  稳步推进社会保险从制度的全覆盖向法定人群全覆盖,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年总收入达到985485.80万元,其中,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收入541538.70万元。

  (一)养老保险

  继续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保险转移衔接,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市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已达828238人,比上年末增加60325人,其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510028人,增加54192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62606人,增加5840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员55604人,增加293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中,参保在职人员322024人(含灵活就业人员158833人),增加48778人;参保退休人数188004人,增加 5414人;参保女性256337人(其中在职141903人,退休114434人)人,增加13737人(其中在职增加8206人,退休增加5531人)人;参保农民工90225人,增加7350人;年末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覆盖面100%。全市全年共有187002人参保企业退休人员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6159人;全年月人均领取水平达到 3114元,比上年增加 168元,增长5.7%。有 72789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比上年减少836人;月人均基本养老金115.15元。

  全市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748791.65万元,比上年增加120575.7万元。其中征缴收入320342.39万元,减少23459.4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08918万元,增加134736万元。养老保险费当期征缴率95.14%,比上年减少3.43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 739869.19万元,比上年增加52224.62万元,其中发放企业养老金692225万元,增加58634.01万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8385.07万元。

  全市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6332万元,比上年增加1562.53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4113万元,比上年增加 750.42万元;上级财政转移支付9710.78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贴1783.1万元。基金总支出10631万元,比上年增加232.42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10104万元,比上年增加228.9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0170万元。

  (二)失业保险

  2019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24387.97万元。其中,失业保险费收入11582.36万元,比上年增加372.36万元,利息收入175.01万元,其他收入339.67万元(其中按照省基金监督局要求归垫以前年度资金309万元,滞纳金收入24.87万元、清欠利息等其他收入5.8万元);转移收入174.56万元;省级调剂金收入12116.37万元。

  2019 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 14043.99 万元 (含失地 1240.74万元) ,比上年减少 8939.16 万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7262.83万元;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3213.42万元;支付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补贴3.98万元;支付女性失业人员生育补贴2.38万元;支付企业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232.9万元;支付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补贴3万元;支付失业人员价格临时补贴117.23万元;支付企业稳岗补贴2234.2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53.99万元;转移支出19.99万元。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含失地农民)169378人,比上年末减少2880人,其中农民工23604人,增加47人。

   (三)工伤保险

  大力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落实工伤保险费率调整政策,及时调整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9699人(其中按项目参保缴费人数33343人,按工资缴费人数166356人),其中女性51270人。全年有8497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全市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24231.86万元,比上年减少126.23万元。其中征缴收入20101万元,增加3135.94万元,当期征缴率89.68%。全年基金总支出19928.32万元,比上年增加518.25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5906.22万元。

  (五)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持续推进社保基金经办管理风险防控,扎实开展专项检查,切实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基金保值增值积极作为,维护了全市社保基金总体安全。先后组织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专项整治行动、社保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和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专项检查,严格落实整改,提高经办机构风险防控水平;开展网络预警监督,加大社保待遇稽核力度,积极追收重复冒领社保待遇。全年归垫和收回社保基金4703.07万元。

  四、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攀枝花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和《攀枝花市“十三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组织评选“攀枝花青技人才”(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人选)20 人,继续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175 人,组织710名高层次人才结对培养895名基层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市级专家服务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6 个,执行“专家下基层行动”项目 20 个,建设执行项目涵盖工业、农业、林业、卫生、教育、康养、文化、环保、档案等行业领域。全年参与服务专家人 181 人,开展服务活动 210 次,培训基层和农村技术 8705 人次。成功承办四川省专家服务团高级专家暨回头帮走进攀枝花活动,来自全省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的 32 名专家对我市 24 个项目进行了为期5 天的帮扶指导,有 16 个受援单位与 28 名专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稳步推进攀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十九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钢城集团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名。全年通过高级职称482人,评审、确认、初定中级职称551人,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执(职)业资格共1794人。2019年赴昆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开展春秋两季人才招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引进钒钛、康养重点领域及社会事业发展各类人才130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人,硕士研究生128人,引进人才的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升。按照《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规定,完成第一至七批高层次人才2018年在岗情况确认,并函商财政兑现804名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2000余万元。完成第八至十一批高层次人才审核、认定工作,认定第八至十一批高层次人才429名,函商财政兑现优惠待遇1500余万元。兑现2名博士研究生学费资助6万元,协调解决8名高层次人才子女择校,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各项优惠政策,稳定激励高层次人才在攀干事创业;紧紧围绕“两城”建设、“三区联动”发展、“一枢纽五高地”建设的需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工业、康养旅游、特色农业等重点特色领域和社会事业领域聘请36名政府顾问专家,有效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以高技能人才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项目,全年新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新增高技能人才1167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220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进一步健全职业培训体系,截止2019年底,全市共有技工院校3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1所、技师学院1所,有在校学生4568余人;另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38家,年培训能力3万余人次。组织开展技师培训项目、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项目、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项目等专项培训行动,全年就业技能培训12894人,共培训农村劳动者3746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214人,创业培训7963人。全年为8693万名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有7058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五、人事管理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2019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72人。全年组织人事考试26项,参考人数达2.54万人次,参考科次5.37万次。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工业经济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层上,出台了《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工业企业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为我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工业企业创新创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到重点优势产业创新创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政策支持。

  贯彻市委、市政府的人才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了春季和秋季两次大型赴外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活动,分别赴中南大学、云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开展引才招聘活动,为事业单位引进147名硕士研究生和副高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在考核工作中,积极运用更加完善和科学的考核方法手段,对教育、卫生、文化广播、农业等事业单位开展了分类专业测试办法,确保公开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六、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推动三方机制向基层延伸,扩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覆盖面。全市全部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以上,企业集体合同覆盖率96%以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面推进“两网化”管理,推进欠薪治理责权统一,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欠薪问题常态长效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 号)文件精神,从源头上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发生。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整改专项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等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2018年度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和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全年共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093户。审查用人单位报送书面材料577户;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516.7948万元,涉及劳动者466人;接到劳动者投诉51件,举报9件,立案60件,结案60件,结案率100%;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40份,行政处理1户,行政处罚8户,涉及处罚金额7.9万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2件;督促5户用人单位为11名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4.2773万元;督促5户用人单位为11名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对全市 350户企业进行了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其中A级企业268户,B级企业82户。

  自启动了裁决文书“上网”工作,通过将裁决书实时公布在门户网站,接受社会各界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监督,充分体现仲裁的公平性,不断提升仲裁的权威性,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截止2019年12月底,共计“晒出”裁决书322份,点击浏览量突破40万余次,不仅方便群众以案学法,让群众更加了解、理解、支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同时也为全市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提供指导,还为“互联网+仲裁”奠定了基础。

  2019年,全市接待来访群众 17890人(次) ,处理劳动争议 3675 件,涉及劳动者 3965 人,涉及标的5962.32万元。其中,案前调解2590件,立案受理1085件(调解627件,裁决456件,撤诉2件),结案率100%,调解率87.6%,裁决率12.4%。

  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2019年全年共接到行政复议申请1件;行政复议案件结案决定维持率100%;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作为被申请人参与行政复议5件(工伤认定行政复议2件、退休审批行政复议3件);发生行政应诉案件20件;行政应诉案件结果判决维持率100%。

  八、就业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金保工程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在信息化服务平台不断增加、运维管理难度快速增大及建国70周年重大节日期间对网络安全要求更高、本部门人手紧张等情况下,运用多项举措,确保了整个金保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为全市参保群众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人社业务网络。

  (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取得重大突破。

  新增“智慧人社”APP和电子社保卡两项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全市参保群众进行各项业务查询和办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增加了新的渠道。至2019年底,全市电子社保卡的签发量突破7万人,发行第三代社会保障卡1.7万余张。

  (三)认真落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系统建设及运维工作。

  至12月初,已全部完成系统上线功能,其中部分项目已实现顺利发放。至2019年底,我市已通过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系统成功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984亿元,涉及19万余名群众,顺利完成2019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项目的任务目标。

  (四)扎实推进12333人社电话咨询服务工作。

  今年以来,我中心进一步加强了12333电话咨询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建设。以参加全国人社系统窗口单位技术大比武活动为契机,通过组织全体咨询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强化学习考核、定期测试等方式,着力提高话务咨询员队伍的整体服务水平。今年6月,我中心通过公开招聘,新增2名12333话务咨询员,有效缓解了12333人手紧张、电话接听率低的问题。9月,我市12333电话接听率首次突破80%大关,从之前的不足60%提高到80.7%。至年底,12333来电总量已突破169万通,其中人工服务62.9万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