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东区,“养”在“医”里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4-12-12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为患者进行中医康复理疗。
来自东区卫健局的数据显示:辖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该区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占比17.56%,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13%增长8.4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严重,老龄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大。
近年来,东区作为中心城区,依托蓬勃发展的康养产业,立足关注、关心老年人群体,着手在优化公共服务上下功夫,整合辖区资源、突出中医特色、签约家庭医生、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关爱项目,把“养”融入“医”,丰富“幸福东区”内涵,进一步彰显中心城区的品质,擦亮共同富裕的底色。
贴心,社区好“养”老
12月9日,家住东风锦绣的81岁老人赵泽兰一大早就来到位于枣子坪上街16号的东区弄弄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前她的家庭签约医生刘泽蓉电话通知,让她尽快到中心进行一年2次的免费康复理疗。
上午9点过,在弄弄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楼的康复理疗室里,赵泽兰躺在床位上,一只烤灯照射她敷着药膏的右腿,这里的设施让老人感觉很舒服。这时候,远在重庆的女儿给她打电话,听说母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免费理疗,连声说好。当天,和赵泽兰一样在中心接受中医康复理疗的辖区慢病老人还有不少。
赵泽兰早年随支援三线建设的丈夫来到攀钢,退休后一直住在东风,弄弄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距离她家只有1公里多,是她和丈夫经常去看医生的地方。
弄弄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辖区5.6平方公里,覆盖了大花地、高峰、烂泥田、枣树坡、大地湾、东风、长寿路、向阳等8个社区,要为辖区6.6万余名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近年来,东区落实民生优先,聚焦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养结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就是其中之一。包括弄弄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由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设施设备不断改善,机制队伍得以创新发展。
弄弄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光设有全科、妇保科、儿保科、检验科等诊室,还建设了中医馆,开设了中医诊室、康复理疗室、针灸理疗室等医养结合特色科室。
东区积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各医疗机构组建了由全科医生为主体,中医、护理、公共卫生人员等为成员的全科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签约服务,创新开展“1+1+1签约、医养融合签约”等工作模式。为签约老年人持续提供个性化慢病管理、远程监测、24小时家庭医生咨询等服务。
弄弄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康复理疗及慢性病管理需求,推出定制化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包,实现老人健康管理个性化、连续化,定期开展健康评估、专业康复指导、精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细致的照顾。先后为辖区819名残疾老人提供康复理疗家医签约服务,为328名半失能、失能老人进行上门随访服务和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咨询服务。
当天上午,就在赵泽兰等老人在中心接受中医康复理疗的时候,该中心的医疗车载着由中心副主任何雯琦、护师高少存带队的签约家庭医生入户小分队,前往枣子坪下街,为该片区登记在册的老人进行上门随访服务。
在走街串户中,不断有老人向熟悉的医护人员热情打招呼,医护人员们仔细询问老人的健康状况,彼此之间就像家人一般。
在枣子坪下街254号2单元,医护人员们遇到了难题,73岁的老人郭正伦因为双耳听力严重下降,随便怎么呼唤,就是不开门。大家想了很多办法,使劲敲门、在窗口大喊、打电话、向邻居询问,都没有结果,只好每隔几分钟再呼喊一次。“老人一个人独居,听力不好,每次来看他,进门这道坎,必须有耐心。”和老人打了多年交道的护师高少存说。
走进枣子坪下街232号1栋2单元,小分队来到了住在顶楼的85岁老人沈正楷家。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最近几年常年卧床。医护人员们边为老人测量血糖、血压,询问平常的饮食情况,边和老人聊天,叮嘱他每天都要在家里多走动一下。看到这么多人来看望自己,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连连笑着答应。老伴沈秀英告诉记者,这些医护人员每次来家访,不光是看病,更像儿女回家探望。
安心,辖区有“医”靠
12月10日下午,东区朝阳上街31号、攀钢向阳村一栋楼房里,医护人员在各个病房来往穿梭,几位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
这里是刚建成投入使用两年的区级失能失智照护中心,是目前东区6个医养结合机构之一,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适宜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东区努力探索针对不同老年群体多样化养老需求服务的新路径。2022年,由东区民政等部门主导的区级失能失智照护中心项目在盛泰康复医院建成投用,该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投入资金118万元,按照具备“医疗+康养+养老”功能的医养机构标准对软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填补了东区没有专业医养机构的空白。
运行中,东区民政等部门按照收入住重度失能老人300元/月·床、中度失能老人200元/月·床、能力完好和轻度失能老人100元/月·床标准给予中心运营补助。
去年,家住二街坊社区的谢女士83岁的父亲突发脑梗,出院后因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谢女士夫妻俩都在打工无法照顾,经人介绍,把老人送进了东区失能失智照护中心。“刚住进去时费用是每个月4000元,3个月后,医院打电话说,病人情况好转,护理难度降低,费用减到了3600元。”经过近一年的康复治疗,今年10月,谢女士把基本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的父亲接回了家。“当初推着轮椅去,现在牵着手走回家。”父亲康复的状况,让谢女士一家欣喜不已。
记者了解到,东区失能失智照护中心已建成床位150张,可为不同程度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健康动态管理、康复治疗和心理疏导服务,目前已累计收治患者200余名。
在东区,医养结合的深度不断扩展,全区依托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加深辖区医养结合机构与各大医院的联系,实现检验检查结果、远程诊疗、医疗资源调配等功能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今年6月,攀钢集团总医院、十九冶医院等医疗机构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了智慧医康养平台建设,为辖区居民提供医护服务到家、照护服务到家、智能物联到家的综合服务。其中,智能物联打造了体征感应体系和生命感知体系,以智能化的血糖仪、多参数检测仪、生命感知设备等检测设备,将测量数据同步平台,让患者子女及专职医护人员可以监测到老人的体征数据,防范老年人的突发事件。目前,已实施了9户样板家庭,通过以家属为一级响应主体,以运营中心或医院为紧急响应的二级协助,构建老年人的安全健康体系。
目前,东区正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降低中医医疗机构准入门槛,采取行政备案制,大力发展康养机构和辖区医疗机构“康养一体”健康服务,面向老年人群,尤其是“候鸟老人”提供上门诊疗、健康体检、签约服务、保健咨询等服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波 熊为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