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N,光与电大放异彩

——仁和区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4-07-30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图为中顺半导体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生产线。(仁和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仲夏时节,仁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橄榄坪园区,繁忙的车间内,一条条流水线开足马力生产,一件件LED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小到0.19立方厘米的音圈马达,大到2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从一座工厂到一个园区,再到一个产业……近年来,仁和区立足资源禀赋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追“光”逐“电”,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不懈探索,持续发力。

  “串珠成链”:集聚发展“链”效应

  近日,投资四川·攀枝花市LED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推介会举行,80余家国内光电头部企业、产业先锋相聚大会,对攀枝花光电产业链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和传经送宝。

  “攀枝花具备土地成本、用工成本、用电成本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地区成本优势明显。”北京康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世立表示,康美特公司已初步意向在西南地区布局建设LED封装产品生产线,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仁和区资源禀赋优渥、营商环境良好,双方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链主企业是落脚点。从2019年第一颗音圈马达的落地,到2020年40天建成企业厂房,再到2024年用时3个月完成3.2万平方米厂房装修并投产,仁和区以睿恩光电、美斯特光电科技等一批头部企业为基底,用不断刷新的“仁和速度”,完成了光电信息产业的“从无到有”,也奠定了仁和传统产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基础。

  “以园区模式释放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产业串珠成链、集链成群。”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光电信息产业园现已覆盖LED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PCB线路板等10余种产业类型,今后还将不断吸引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左右端配套生产企业聚集。

  沿着以光电信息为代表的绿色制造产业发展轨迹,一座以攀枝花市为中心,辐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以及东南亚市场的LED全产业链产业集群,正逐步壮大。

  “工业上楼”:激活产业新动能

  走进位于仁和区的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百万级无尘车间在写字楼内运转正酣,流水线工人高效配合,经过外架组件、镜座组件、成品合拢等工序,一个个肉眼难以看清细节的微型音圈马达不断被产出。

  “‘工业上楼’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满足企业的个性化生产需求。”睿恩光电研发工程师黄晓帅说,因为靠近生产线,不仅能迅速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工艺及技术问题,还能为新品研发积累大量参考依据。

  凭借着“工业上楼”叠加效应的加持,睿恩光电研发团队得以专注于量产项目和量产更新项目,研发内容更是跳出手机摄像头马达,逐步拓展到无人机、相机、执法仪等非手机领域。“我们自主研发的OIS马达,实现了体积最小、折弯弹片等核心技术的突破。”黄晓帅介绍,去年3月,研发团队突破技术难关,成功上线OIS马达。与普通音圈马达相比,该马达的体积仅有0.19立方厘米,在防抖等方面更具优势。上线以来,OIS马达已实现量产,每月生产量在50万件以上。

  目前,睿恩光电依托已经建成的智能模块等7条生产线,研发、生产并销售云台马达、沉底马达、压电陶瓷马达、OIS马达等产品,长期供货给荣耀、小米等国内知名品牌,每月生产量在1300万至1500万件,单月马达收入达2200万元以上,全年收入预计达2.5亿元。

  工厂“藏身”写字楼,“足不出户”就能进行产品研发、生产以及行政办公等工作,空间的“上下楼”在这里成功转换为产业的“上下游”。

  “筑巢引凤”:当好企业护航人

  生产物料电梯直达,无尘车间高效运转,产线工人隔空操作……一座3.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从装修到投产需要多长时间?中顺半导体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给出答案:100天。

  在位于仁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橄榄坪园区的中顺半导体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个个LED系列产品逐渐成型,项目负责人黄波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从交楼到建成投产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黄波说,得益于标准化厂房的快速交付,目前已有500条自动化生产线投产,企业投产成本降低,生产真空期大幅缩短,产值将在2025年达到12亿元。

  建设效率和投资信心来自机制保障。聚焦项目落地、建设、运营等环节,园区管委会成立了重点项目推进专班,为每个重点企业配备一名“管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责任人、一套实施方案,并通过代办、帮办等方式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店小二”式的全周期、全流程服务。

  同时,仁和区行政审批部门也不断向改革要效能,通过窗口前移、数字赋能、集中研判等方式,全力打造“环节少、流程短、服务优、效率高”的商事登记服务体系,力促重大项目登记落地。

  事实上,早在2022年,仁和区就着手下好为企业纾困解难的先手棋。当年7月,仁和区与攀枝花农商银行等银行合作,获总规模不低于160亿元的绿色信贷融资支持,并与攀枝花农商银行合作建立5000万元的乡村振兴分险基金和5000万元的光电产业发展分险基金,以分险基金为杠杆,撬动15亿元绿色信贷资金,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仁和区融媒体中心 阳佳朋)

审核: 雷雨阳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