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金江”:掌上“小”程序撬动就业“大”民生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25/07/10

  7月7日早晨,刘俊城抓起一个馒头匆匆出门。半个多小时后,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刘俊城,在安宁钛材建设现场忙了起来。“多亏这个小程序,我才找到这份稳定的工作。”闲暇时,刘俊城掏出手机点开“就在金江”小程序向记者介绍到。

  金江镇作为国家钒钛高新区工业产业承载地,信息壁垒曾如隐形的围墙,隔开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的需求。破解两难,“就在金江”小程序应时而生,如一根无形的绣线,巧妙串联起供需两端。“我们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开发‘就在金江’小程序的初衷是给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搭建信息‘高速路’和‘放心桥’。”金江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玲介绍,“就在金江”小程序不满足于简单挂贴职位信息,后台的村、社区网格员们化身无形的信息“红娘”,奔忙搜罗、仔细核验,将本地用工岗位与闲散劳力精确匹配起来。自诞生以来,小小平台已悄然凝聚起100多名“常客”,流转推送近300个岗位。

  指尖轻点,刘俊城的人生悄然扭转航向。不久前,这位26岁的青年打开“就在金江”小程序,手指在“安宁钛材”招工启事上略一停顿,旋即点击提交简历。顺利入职后,他成为公辅中心的一名技术员,“每月扣除‘五险一金’后近5000元”的稳定收入悄然改变他的生活,公司提供的住宿与餐补,也筑起了实实在在的堤岸。刘俊城感慨道:“以前,四处打听也难寻门路,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日子踏实有奔头了。”

  信息鸿沟一旦弥合,用工和就业如同插上翅膀。当薄暮悄然拢住“彝鹰塘”农家乐庭院时,老板陈云斌正专注翻动烤架上的乳猪,油脂滋滋作响,香气弥漫。生意旺时,脆皮烤猪供不应求,急需帮手。以往,没有提前通知周边村民,临时请工十分困难。如今,通过“就在金江”小程序,他已掌握了数名打零工人员的信息。“动动手指,帮手很快就能到位。”陈云斌指着手机屏幕,脸上笑意舒展,“再不用为临时缺人犯愁了。”

  暮色四合,金沙江两岸灯火渐次点亮,刘俊城结束工作踏上归途。在共同富裕的宏大叙事中,一个“小”程序,正以最轻盈的方式承载起最厚重的民生期盼。当信息壁垒被技术悄然洞穿,每一份被点亮的就业希望,终将汇聚成照亮美好生活的星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晏洁 陈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