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养娃大礼包”再度升级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25/05/09
近日,记者获悉,《攀枝花市“五位一体”生育友好集成改革的十二条措施》(以下简称“十二条措施”)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这是我市继2021年7月在全国率先推出育儿补贴金政策、2024年9月推出托育补贴政策后,又一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创新举措。
据了解,“十二条措施”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生育服务水平,降低群众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人力资源聚集,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支撑。
“十二条措施”包括构建新型婚俗文化,探索优生定额补贴政策,建立辅助生殖补贴制度,实施住院分娩免费政策,发放生育津贴,实施新生儿落地参保,实施产假、育儿假、男方护理假,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完善育儿补贴政策,继续实施普惠托育补助,加强教育支持政策,加强住房支持政策。
其中,探索优生定额补贴政策,将建立产前检查费定额报销,对在我市助产机构建卡并分娩的攀枝花户籍孕产妇给予1000元/人的优生补贴;建立辅助生殖补贴制度,将13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对进行辅助生殖成功受孕并按政策生育的攀枝花户籍孕产妇给予一次性5000元辅助生殖补贴;实施新生儿落地参保政策,将为在本地落户的攀枝花户籍新生儿给予一年的财政全额资助参保,确保自出生之日起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强住房支持政策,对攀枝花行政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且在购房补贴政策执行期内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二孩、三孩攀枝花户籍家庭,由政府补贴二孩家庭1.5万元、补贴三孩家庭2万元,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给予二孩、三孩家庭相同标准的购房补贴等。
近年来,我市生育医疗保障全面升级:斥资3.65亿元新建市妇幼保健院,作为攀西地区首家开展“夫精人工授精”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机构,为不孕不育家庭点亮希望之光;优生优育服务升级,连续五年孕产妇“零死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线;真金白银育儿补贴落地,“养娃经济账”不再沉重,家庭生育意愿显著提升;托育体系加速构建,全市托位总量超5000个,入学入托难题逐一破解;住房支持精准发力,公积金贷款额度为多子女家庭“开绿灯”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