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共富新路径,“钱”景可期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25/05/08

  五月阳光正好,走进米易县撒莲镇金花塘村,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已陆续开花结果,连片的烤烟田郁郁葱葱,新建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今年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扶下,金花塘村在稳定芒果、核桃、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新业态,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集体经济+农户参与”的共富新路径。

  精准“把脉开方”激活产业动能

  “以前光靠种烤烟,收入单一,今年新建了6亩蔬菜大棚,一年能多赚好几万元呢。”正在大棚里摘丝瓜的村民吉补阿吉抹了把汗,脸上洋溢着喜悦。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扶下,今年他家新建的6亩大棚迎来了首个丰收季。

  “我们不要‘输血式’帮扶,关键要培育可持续的‘造血’产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派驻金花塘村第一书记苗挺介绍,通过联系市农林科学院到村深入调研,发现金花塘村地处二半山区,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业。找准“病根”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连同市农林科学院开出了“产业药方”:一方面巩固传统优势,对凯特等芒果品种进行嫁接升级、扩大烤烟种植面积至500亩,另一方面发展设施农业,引导农户新建蔬菜大棚170亩,同时新增10亩高附加值作物花魔芋。

  在山坡上的魔芋试验田里,村民江祥应正忙着除草。“别看现在才冒芽,明年3月就能变现。”作为村里的芒果种植能手,江祥应在市农科院专家指导下今年率先试种2亩魔芋,更让江祥应高兴的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还协调农技专家定期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切实帮助农户解决在种植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村民们打开了多元增收渠道,魔芋“新赛道”预计亩均产值达到2万元,新建的蔬菜大棚也成为农户增收的“聚宝盆”,每亩可使农户年人均收入提升3000元以上,同时为周边200余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烤烟种植同样成绩斐然,500亩的烤烟种植规模,亩均产值达到6000元,亩均净收入近3500元,不仅让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带动了120余人就业。

  “这些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自身的致富能力,为筑牢共同富裕基础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苗挺说。

  机制创新筑牢共同富裕发展根基

  为构建长效机制,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还指导金花塘村制定了撒莲镇金花塘村创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共同富裕家庭农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三个阶段创富目标、十条推进措施,并创新设立“创富基金”,试点建设共富家庭农场,评选共富明星,形成“牵头单位帮带、结对单位协作、农户先富带后富”的联动机制,赋能金花塘村振兴致富,激活农户创富内生动力。

  从单一的种植养殖产业到“三产并进”,从“给钱给物”到“赋能造血”,金花塘村的发展实践印证了“产业兴则乡村兴”。随着特色产业的持续壮大,这个彝族村寨正朝着“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的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苗挺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