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基础知识(二)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2-05-17 来源:本单位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防震减灾是重大民生工程
——地震基础知识(二)
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大范围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等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如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冒砂等;其他如地光烧伤人畜等。
地震灾害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状态或社会正常秩序从而导致的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如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地质灾害,有毒容器破坏后毒气、毒液或放射性物质等泄漏造成的灾害等。地震后还会引发种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与饥荒。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还带来新的继发性灾害,如通信事故、计算机事故等。这些灾害是否发生或灾害大小,往往与社会条件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地震直接灾害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发生在城市和其他人口、工程设施高度密集地区的大地震,往往会造成大量建筑工程设施的严重破坏和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有时甚至毁灭城镇。
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攀枝花市仁和区与凉山州会理交界(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发6.1级地震,造成四川省35人死亡,638多人受伤,十二万人无家可归,受破坏房屋面积超过440万平方米,生命线工程和大量公共设施被严重破坏,经济损失达32亿元。
地震次生灾害
与地震直接灾害相对应,地震间接引起的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疫病蔓延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例如:地震导致炉具倒塌、电器短路漏电、漏气及易燃易爆物品泄露引发的火灾;水库大坝、江河堤岸倒塌或震裂会引起水灾;公路、铁路、机场被地震摧毁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设施、互联网络被地震破坏会造成信息灾难;化工厂管道、贮存设备遭到破坏会形成有毒物质泄漏、蔓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城市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厂、水厂、煤气厂和各种管线被破坏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卫生状况的恶化还能造成疫病流行等。
地震次生灾害按成因类别可分为:
1.物理性次生灾害。大部分次生灾害都属于这一类,如火灾、滑坡、海啸等灾害。
2.心理性次生灾害。如“盲目避震”、“盲目搭建防震棚”躲避灾害等。
3.地震次生灾害按地区类别可分为:城市(包括人口密集地区)次生灾害、山区次生灾害、沿海地区次生灾害、水域次生灾害。
从历史震例来看,最主要的地震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海啸、瘟疫等。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大地震,横滨市有208处同时起火,因消防设备和水管被震坏,火灾无法扑灭,几乎全市被烧光。而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山区、雨季。1933年8月25日四川迭溪7.5级地震,迭溪城被地震时山体滑坡所毁灭,又因附近的岷江被山体崩塌堵塞形成“地震湖”,1个多月后,“地震湖”把堵塞坝冲垮,使下游酿成大水灾。汶川地震中形成了34个堰塞湖,所幸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