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攀枝花市仁和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业 发展规划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3-04-24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广旅局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攀枝花市仁和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业
发展规划
仁和区文广旅局
目录
“十三五”期间,在仁和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依托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合理构建旅游产业结构,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大力发展阳光康养度假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谋早抓实、精准发力,确保了旅游经济总体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旅游业对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旅游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发展。
2015~2019年,仁和区旅游业经受了多方严峻考验,但总体上保持增长势头,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41.5亿元增加到2019年70.16亿元,年均增速14.1%,实现了稳定增长,较好完成了“十三五”的目标任务。
仁和区旅游业2016—2019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年份 项目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游客人次(万人次) |
342.28 |
405.33 |
458.03 |
544.24 |
旅游收入(亿元) |
41.5 |
48.07 |
57.31 |
70.16 |
十三五期间,仁和区文旅融合发展态势良好,我区文化事业的内涵优势与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相互叠加,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区文化与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布局更加合理,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已迈向品牌化、体系化。
旅游产业方面:仁和区已建成历史文化名村1处,建成以芒果、草莓、石榴、樱桃为主的精品农业基地11个,休闲农业景区2个,农业主题公园2个,现代农业庄园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级景区8个,特色小镇2个,四星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五星乡村酒店1家,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约60余家,乡村旅游环线1条。
文化事业方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未公布保护级别的43处,3个省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以及4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综合文化站14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20余万册,公共文化馆一个,为国家级三级文化馆。
仁和区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坚持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文化与旅游产业“齐头并进”,构建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文化阵地基本建成。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对照西部地区国家二级馆的标准,提升改造区文化馆、图书馆,不断探索以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两馆为总馆、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书屋为图书馆馆藏点发展模式,建设区文化馆分馆5个、区图书馆分馆5个,区图书馆馆藏点79个、区图书馆馆外阅读点9个。实现全年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外免费开放,逐渐缩小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对照省级“六有”“七个一”,市级“十个有”标准,完成全区10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软硬指标建设。
(二)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一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每个乡镇开展不少于5场、每个行政村(社区)不少于1场文艺演出、举办1次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流动图书下乡等活动10—30场次;每年分批次向各乡镇农家书屋补充配送科普、文学、法律、地情乡土文化类等农村实用、农民喜爱的图书。二是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形成了“遇见仁和”四季文旅活动、“仁和大舞台”“国庆长假好耍仁和”“春天的祝福”“姊妹节”“苴却砚艺术节”“书香天地文润仁和”之“这里仁和知时节”等系列特色品牌服务项目。
(三)非遗、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加大对谈经古乐、羊皮鼓舞、板凳龙、苴却砚雕刻技艺等民族文化特色的资金投入,目前,仁和区非遗项目共11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区级各4项。积极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谈经古乐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老渡口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成功申报为第四批攀枝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迤沙拉民歌小调记录工程,完成37首迤沙拉民歌小调音视频的收集记录工作,创作歌曲《回到迤沙拉》《相聚迤沙拉》,制作mv《回到迤沙拉》。
“十三五”末,现发掘的文物点有69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中坝乡西祝(竹)寺、布德镇回龙湾洞穴遗址、同德镇下湾遗址、大田镇大田会议会址、啊喇乡营盘山得胜营遗址、平地镇起家大院(尤凤荣宅)、仁和镇(原名总发乡)万寿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仁和镇宝灵寺、大田镇曹家大院、金江镇曾毛氏贞节坊、成昆铁路拉鲊至花棚子段)。
(四)文艺创作丰富多彩。近年来编辑出版了《傈僳嘎且》《这里仁和·大家唱》本土音像作品,《攀枝花芒果故事》《9.19直面灾难这里人和》《如歌岁月第一书记扶贫记》《中国迤沙拉》等文学作品。编创了《遇见迤沙拉》《仁和请你来做客》《仁和等你来》《和阳光一样》《当苴却砚遇上阳光》《花洲美·石榴红》《桃花颂》《香芒颂》《我的大河我的家园》《这里仁和》《如果我在这里遇见你》《天地仁和》《印象仁和》《仁和姑娘》等舞台剧及音乐舞蹈作品。完成对迤沙拉旅游文化节目《看见迤沙拉》的包装和推出。深入挖掘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创作了快板《精准扶贫人人夸》《精准扶贫达小康》《精准扶贫谱新篇》和歌曲《阳光三月攀枝花》《中国力量》等文艺作品。
(五)康养旅游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按照全市“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紧紧围绕康养旅游产业“5115”工程,以充沛的阳光、丰富的物产、独特的资源为依托,以完善的配套服务和设施为载体,大力推进仁和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坚持“特色化”发展,筑牢康养旅游基础;“差异化”发展,创新康养旅游模式;“品牌化”发展,强化康养旅游营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精品带动战略,立足生态、阳光、城郊优势,着力推进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不断努力,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纳入全省重点旅游项目。
(六)乡村旅游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围绕农旅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要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公共服务等建设,按照“打造品牌,提升档次,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旅游业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 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标。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平地迤沙拉村、布德中心村两个民俗古村落,现已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七)自驾旅游初见成效。十三五期间,重点围绕“中坝—啊喇—平地—大龙潭—总发—仁和”大力发展以观光、露营、采摘、体验、研学旅行、乡村购物等为主的自驾旅游,该线路全长155.3km,通过持续推进自驾游环线接待设施和节点建设,打造自驾游线路,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沿线建设了标识标牌28块(新建23块、更换版面5块)、19个营地268个营位,2个观景亭、2个观景台、1个水景观休息区等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了集民族特色、地方文化、自然风光一体的生态旅游环线。
仁和区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南部,距云南省会昆明270公里,北距四川省会成都670公里,离攀枝花市政府仅13公里,是古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辖区内成昆铁路、西攀、攀昆高速公路、国道108线、省道(216线、214线)等交通干线贯通全域,攀枝花机场坐落其中,即将建成的攀枝花火车南站,承载成昆高铁交通枢纽,丽攀昭铁路、丽攀高速等贯穿境内,是攀枝花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川滇重要交通要道,区位交通优势十分突出。
仁和区是全省平均气温和总热量最高的地区之一,集南方的热量、北方的光照优势于一体,年均气温20.4℃,年日照达2300—2700小时,非常适合作物的生长,辖区内芒果、石榴、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7.32%,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被誉为攀枝花的“家园、菜园、果园、乐园、花园”,全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仁和是一座历史悠久之城。据史料记载,仁和境内古为梁州之域,周成王时合梁州于雍,亦为雍州之域;现在的仁和建于1973年,是攀枝花市的重要县级区;境内有诸葛亮率蜀军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古渡口和古营盘,有见证攀枝花建设历史的大田会议旧址,有见证朱德与雷云飞结识的神秘“乌拉国”,有保持原貌的史迪威公路,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拥有浓厚的苴却砚文化(中国苴却砚文化之乡)。区内营盘山、大黑山、岩神山等风光秀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一是乡镇场地受限,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不达标,基础薄弱。二是农村中现多留守老人,农家书屋中书籍对农民生产生活指导性不强,缺乏吸引力。
一是基层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基层分管领导、站点人员更换频繁,不利于工作连续性。二是农村地区缺乏专业文艺队伍和文化骨干,无法常态化地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每年服务群众人数较少。
公共文化事业主要以政府主导,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长期有序发展。
“十三五”期间,仁和区旅游业发展虽取得可喜成绩,但作为全市重要旅游区域,还缺乏与之配套的大景区与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支撑。对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程度低,产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许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难以优势互补,无法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致使旅游产业的经济优势尚未明显地发挥出来。
目前的酒店床位数量基本能满足游客总量的增长速度,但个性化、主题性地度假住宿设施缺口较大。同时,尚未有标志着国际休闲度假水平的高端度假酒店入驻仁和,中端酒店数量难以满足游客对住宿的品质需求,主题度假精品酒店和民宿客栈尚在起步阶段,未能产生规模效应。
从旅游配套产业要素及服务设施、旅游人才等支撑旅游发展的要素来看,仁和区旅游发展支撑力还较为欠缺,亟需改善提升。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而言,仁和区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缓慢,国际化旅游城市的服务功能尚未真正形成,没有形成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散客出游难度大;没有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旅游功能不全,硬件服务设施建设参差不齐,管理维护水平低,旅游卫生配套设施较差;导游、宾馆饭店从业人员技能和素质参差不齐。
(一)体制创新有待加强。一是总体规划较为滞后。长期以来文化与旅游产业在项目谋划、包装、策划、招商、建设等方面处于各干各的状态,缺乏统筹规划,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没有凸显地域特色,难以形成旅游消费亮点和热点,文化与旅游发展两张皮、两条线的问题较严重。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方面,有些政策过于原则性,缺乏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一些政策落实措施往往只聚焦眼前的问题,全面系统考虑问题不够,执行落实时困难重重。
(二)融合深度不够。文化与旅游融合依然悬浮于表象表层,文化内涵挖掘的深度不够,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旅游载体的有效支撑。有文化的地方缺景观,有景观的地方少文化。一是旅游资源与文化产业融合不深,旅游产业结构单一,旅游产业发展仍处于满足游客“吃住行”需求的较低阶段,游客多层次、多样性“游购娱”需求得不到有效激发与释放,没有将文化因素融入到旅游开发之中。一些景区的旅游功能区与产品项目开发随意性较大,产品建设档次和水平较低,新业态旅游产品培育少,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文化探寻、民俗体验等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较强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缺乏,旅游纪念品等文化与旅游产业商品开发不足。二是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不够。我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资源还远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组合拳”,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扩大文化旅游消费贡献率较低。文化资源特别是文物资源虽各具特色,但却难以做出品牌。比如平地迤沙拉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却未能充分挖掘和发展具有俚濮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彝家第一村”的品牌效益没有充分展现出来。谈经古乐、羊皮鼓舞、板凳龙等非遗项目没有找到产品化、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三是传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不够。存在文化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大,而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传媒、演艺娱乐等新兴创意产业发展缓慢。如苴却砚产业在制作销售领域,体量较大,产品创意水平不高,没有很好地融合到旅游产业中。
(三)集聚发展效应不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骨干企业多是单个环节的企业,未形成产业链的产业集群,信息、技术、劳动力共享等集群优势并不明显。现有“龙头”整合带动能力不强,文化企业缺少涉足旅游产业的投资,旅游企业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精力不够,以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推进项目建设的意识还不强。缺乏创意和创新,缺乏市场竞争力,文化与旅游产业总量小、集约化程度低。
(四)专业人才紧缺。我区文化与旅游产业存在专业人才紧缺、文化层次总体偏低、人员流动频繁、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文化旅游产业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由于行业收入和职业声望不高等因素,旅游业就业吸引力不强,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高校文化旅游类专业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动手能力弱,综合素质与文化旅游企业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文化管理和经营人才以及文化领军人才稀缺更是普遍现象。如迤沙拉、营盘山民歌资源丰富,但缺乏专业人才进行包装、策划、推介。比如苴却石国家级、省级工艺大师较少,仁和区现有旅行社不足5家,持证导游人数严重不足,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这些问题反映了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政策障碍。旅游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足,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难以培养涵盖产业发展主要领域的人才,导致干文化的不懂旅游,干旅游的不懂文化,供给与需求脱节。
第二章 “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旅游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要精心打造出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要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
仁和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回应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期盼为起点,用新思想定向领航,从新思想中寻策问道,努力创新实践,把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深入思考研究以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推动仁和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以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文化高地为目标,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立足文旅禀赋资源和发展基础,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着力打造高质量文旅品牌,高效拓展文旅市场。以事业与产业相统筹、保护与开发相协调、融合与创新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充分释放文旅经济活力,把攀枝花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活力,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为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文化高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和全域旅游。
第三节 基本原则
在“十四五”期间,既要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与产品开发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强调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作用;建立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协调合作、全社会参与的体制和机制,共同推动全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原则。以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宗旨,在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旅游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具安全性、公共性和便捷性的文化旅游产品。
——融合发展原则。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工业、林业、商业等领域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拓展仁和区文旅的发展空间和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力。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经营管理与服务、活动组织方式等多方面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基本形成“大融合、大全域”产业体系,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更为优化,文旅产业在全区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更突出、作用更明显。
——文旅竞争力不断增强。打造更多文旅消费场景,开发形成一批新的精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产品数量更加丰富,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创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文旅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升级优化“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旅游要素,培育“商、养、学、闲、情、奇” 等新兴旅游要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产品质量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自驾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产品开发成效显著,高端和新兴旅游产品得到健康培育,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产品体系更为健全和完善。
——打造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力争通过4年的努力,把仁和打造成一个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养的攀西阳光康养产业示范区和国家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对外免费开放工作;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流动图书、非遗和文化展,每年文化惠民巡演不少于10场次、流动图书馆下基层不少于30场次;每年向各乡镇农家(社区)书屋补充配送科普、文学、法律、地情乡土文化类等农村实用、农民喜爱的图书,进一步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落实“两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优化四季文旅活动。抓住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充分发扬地方特色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给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
——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转变固化思维,借鉴其他地区优秀发展模式,结合现有公共文化场所,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积极拓展公共文化空间的效益边界。
——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一是充分利用成昆铁路遗址、大田会议旧址等资源,做好文化挖掘、宣传工作,大力弘扬三线文化、红色文化。二是加强对迤沙拉里濮彝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迎宾、婚俗等特色文化。
——加强文化精品创作。增强服务意识,引导全区文艺工作者坚定创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路线,向广大群众传播好党的声音;围绕全区重点、亮点工作,积极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创作以仁和地方文化特色为主题的文化精品,以文艺形式传播正能量,对外宣传仁和形象和文化魅力,为繁荣仁和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根据仁和区文化旅游禀赋资源、交通条件、经济联系和旅游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全区旅游将按“1345”的格局发展。
一个旅游中心:仁和城镇中心,打造成为全区旅游接待、旅游咨询网络、旅游信息服务和旅游医疗救援中心。
三大旅游片区:南部俚濮生态文化旅游片区、中部阳光康养度假区、北部大黑山森林生态旅游片区。
四大旅游产品: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阳光康养旅游产品、生态农业旅游产品。
五大旅游线路:乡村自驾旅游环线,阳光康养休闲线路,生态旅游线路,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瓜果采摘旅游线路。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一)树立共生发展的理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两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荣。
(二)树立均衡发展的理念。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在资源保护、用地保障、财税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欠发达乡镇一定的扶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欠发达乡镇均衡发展。
(三)树立依托品牌发展的理念。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坚持集中布局、集群带动,着力提升营销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企业的龙头作用,引导产品结构和整个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努力打造反映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发展合力。利用本轮机构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的各自优势,在发展理念、机构队伍、工作载体、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度整合,有效对接,统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完善宣传、文旅、建设、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多部门协同发展机制,在发展规划、投资项目、政策扶持、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旅游市场,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探索部门合作、政企合作、行业合作、区域合作的旅游宣传促销新模式。
在系统梳理文物资源、发挥文物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一是加大“非遗”资源活化利用力度。广泛利用各级各类非遗资源开发旅游,形成丰富多彩的非遗旅游产品;依托同一类非遗或同一个非遗项目深度开发出包括多个旅游服务要素或多个旅游类型的系列性旅游产品。二是立足传统文化,开发文创产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文化创意资源开放力度;推动社会资金与文化资源相结合,拓展开发投资、设计制作和营销渠道;发挥综合引领作用,打造更多的文化创意品牌。三是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资本深入合作。鼓励扶持文博单位和各类市场主体,开发更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促进文化消费。四是结合研学旅游等开展文博教育。文博单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研学产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收藏在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五是形成三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大黑山生态资源上做文章。扎实推进大黑山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和生态保护,完善大黑山景区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大黑山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打造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在三大露营基地上做文章。在仁和区南线260公里自驾精品线路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部位,加大对万宝营、营盘山、迤沙拉露营基地标准化建设和乡村民俗村落建设,逐步形成啊龙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深挖特色文化,在金沙江沿岸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做文章。依托独一无二的成昆铁路留存段、全市最大的野生攀枝花林以及拉鲊古渡历史文化、迤沙拉特色民族文化、金沙江大峡谷自然风光等元素,加快探明冷泉、温泉等资源,策划包装重大项目,通过招商引资,逐步形成金沙江沿岸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要进一步完善土地、金融、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尽快出台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一是制定全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要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历史渊源、文化寓意、科学价值、艺术特点等方面入手,科学制定仁和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仁和区未来5—10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二是出台新型文化旅游功能区建设政策。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
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经济的整体带动力,推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在促进一、二、三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全面优化实施“八全战略”,全地域:整合地域范围内的全部吸引物要素,将整个地域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打造。全领域: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农业围绕旅游增加值,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服务业围绕旅游成规模”的旅游产业格局。全要素:不仅要完善“食、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要素,还要培育“商、养、学、闲、情、奇”新兴旅游要素,带给游客完美的旅游体验。全方位: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破除壁垒,实现多规合一,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全过程:实现游客整个旅行中的全程化服务。为游客打造“食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方便、游之尽兴、购之丰富、娱之快乐”的完美之旅,为游客带来“商务、养生、研学、休闲、情感、探奇”等多元化的“旅游盛宴”。全时段:实现全年旅游,春夏秋冬各有特色,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转变。全产业:创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地域文化融合,与特色资源融合,与大网络空间融合,力求在泛旅游发展的黄金时代赢取主动,谋求产业转型新跨越。全空间: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全新资源利用,所有地方而不是单独景区旅游,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重点推进产业布局。
在系统梳理文物资源、发挥文物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一是加大“非遗”资源活化利用力度。广泛利用各级各类非遗资源开发旅游,形成丰富多彩的非遗旅游产品;依托同一类非遗或同一个非遗项目深度开发出包括多个旅游服务要素或多个旅游类型的系列性旅游产品。二是立足传统文化,开发文创产品。拓展开发投资、设计制作和营销渠道,发挥综合引领作用,打造更多的文化创意品牌。三是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资本深入合作。鼓励扶持文博单位和各类市场主体,开发更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促进文化消费。四是结合研学旅游等开展文博教育。文博单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研学产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收藏在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通过放宽行业限制、破除行业壁垒,实现文化、旅游要素的自由流动,彻底打破和融通文化、旅游产业固有的产业生态体系,让文化产业要素融进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使两产业间真正达到共兴共融的一体化状态。一是要引导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加强文化创意、创意旅游产品研发,鼓励本土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群众喜闻乐见、地方特色浓郁的优秀文化旅游产品。二是着力开展文化生态区、传统村落、大遗址项目的保护利用,统筹建设脉络清晰、保护有力、规范有序的文化遗产展示与旅游园区,使文化旅游资源插上创意和创新的翅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的文化增长极。三是推动仁和区公共文化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等创建、创新工作,提升南山文化产业区、苴却砚街区等区域,加快仁和区文化艺术中心、南亚热带植物园、宝灵寺片区文旅综合体项目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打造极具仁和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引进全国知名文化企业来仁和投资发展,引导文化旅游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和主体功能。
要紧紧围绕“大仁和”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开展多层次、高水平和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活动。当前,除了要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还应充分运用数字卫星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互联网等高新科技产品、传播方式和工具,实现文化旅游传播手段的多层次、多角度、网络化、立体化。积极邀请国内外新闻记者、旅行商及艺术家来仁和采访、采风,积极与大企业合作推进我区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和展示;积极引导专业公关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走出去”活动,加快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发展利益共同体;加快“引进来”步伐,充分利用友好区县资源,推动形成仁和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