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商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 2025年工作安排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2-21     来源:攀枝花市商务局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一、2024年主要工作

  (一)指标完成情况

  1.服务业增加值。2024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02.96亿元,增速6.8%,分别高全国、全省1.8、0.5个百分点,增速排位第12位。

  2.社消零。2024年,攀枝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0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3.5%)、全省(4.2%)2.5个、1.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七位,连续十个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3.货物进出口。2024年,我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29.86亿元,排15位;同比下降45.4%,排18位。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扎实开展“大抓落实年”工作。统筹推进服务业向好发展。印发《2024年全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攀枝花市支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兑付奖补资金746.83万元,涉及292户企业和社会组织。充分利用“五经普”成果,建立100户重点入库培育清单和467户达标未纳统企业清单“两张”清单。截至10月,我市新增规(限)上服务业企业55户,预计全年新增规(限)上服务业企业83户以上。聚焦关键抓项目。以“指挥部+清单制”抓好项目工作,今年新开工和续建项目122个,预计总投资371.1亿元,年内完成投资58.15亿元;加快前期项目45个,预计总投资99.82亿元。截至11月初,已向上争取各类资金5023万元,是2023年争取资金量的1.9倍。攀枝花市国际铁路物流港(一期)项目入选全省1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电商集中配送产业园、格里坪枢纽仓储项目分别获得专项债资金1000万元和5000万元。攀枝花“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展示消费中心、攀枝花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稳步推进。完善机制,用心服务企业。与市委共富办共同完善“红黑榜”通报工作机制服务业部分,提高责任部门工作积极性。推行服务业“服务管家”工作机制,建立“1+10+6+N”服务保障体系,对口联系重点企业,做到每月跟踪、定期走访。截至目前,已为中石化、攀钢设计院等十余户企业解决问题50余个。

  2.加力落实“消费促进年”部署。多点发力推动以旧换新。加码出台本市汽车置换更新、购置新车补贴政策,率先在全省上线攀枝花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小程序。全面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五进”活动,多频次投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各类平台累计曝光量超100万人次。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花城行”系列活动100余场次,截至11月上旬,全市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申请提交量24760件,拉动消费超3.65亿元。多元化开展消费促进活动。举办攀枝花第二届花节等特色主题活动365场,刺激拉动消费近22亿元;全市累计滚动发放“蜀里安逸”等消费券437.28万元,拉动消费超2000万元;抢抓“假日经济”“考试经济”,开展促消费专项活动,“太谷特色潮人商业街”入选省级消费新场景项目支持。提档升级传统消费。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新增东区学园路等10个试点社区。推出“超市购物+便民食堂”新模式,开展敬老爱老“重阳大礼包”活动。推进支付便利精品商圈打造,完成百盛商圈省级验收。我市“迷易红”“百杏”两个品牌成功入选“四川老字号”。加速电子商务发展。成功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商平台,全市年营业额千万元以上电商企业11户;盒马鲜生电商直采樱桃、枇杷等农特产品2000余万元;累计开展电商技能培训50余场,提供岗位近万个。2024年1—9月,攀枝花实现网络交易额115.8亿元,邮政快递行业“川货寄递”项目寄递量总计4780万件。

  3.持续拓宽对外开放格局。加强四川南向门户建设。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常态化开行中老班列为抓手,推动货物在攀枝花集散,今年截至目前,已开行中老班列28列,运输货物近2万吨,开行班列数和货运量远超去年全年。实施外贸渠道拓展行动。积极招引外贸企业,成功引进义乌亚联贸易公司到攀枝花注册,已实现进口2000余万元。推动芒果出口沙特、农资出口老挝和泰国;组织企业赴柬埔寨、老挝开展经贸合作交流活动,签订5份合作协议,实现钢坯、螺纹钢、硫酸铵出口老挝;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亚欧博览会、土耳其涂料展等,镁森科技在广交会获得1000万元订单。实施主体培育行动。邀请阿里巴巴国际站对全市31家汽车销售企业、钛白粉企业等进行跨境业务培训,做好潜在主体的发掘与培育;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目前,各县区、钒钛高新区都有1家平台公司完成了进出口贸易资质的办理。对标先进补短板。积极对接凉山州商务局,学习凉山州在外贸数据回流方面的经验,推动攀钢集团成都钒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海峰鑫、大互通等企业外贸数据回流。

  4.积极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以县乡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三点一线”为主线,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重点推动盐边、米易县域商业体系等21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建成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4个、乡镇商贸中心53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46个,培育县级龙头商贸流通企业7个。组建县域及乡镇运输配送队伍,畅通农产品下行、工业品上行渠道。

  同时,市商务局党组积极探索“组织强链、服务兴链、先锋延链”的党建工作思路,尝试走出一条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创新发展之路。指导市汽车流通商会每月发布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数量前十企业信息,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二手车行业集聚发展。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优化布局再生资源网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全力筑牢商务领域安全防线,做好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查工作,积极推进市场保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服务业经济支撑还不够。我市服务业总体处于初级发展和功能提升阶段,服务功能性不强,集聚辐射能力有待提升。服务业增加值指标涉及多个部门,工作协调难度大。二是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新业态招培不够。我市商业体功能配置单一,且在经营业态、布局方式等方面同质化明显,消费业态不够丰富、沉浸式体验性消费供给不足。三是外贸发展基础薄弱。外贸以货物贸易为主,除钢轨、钛白粉外,产业链下游产品少,产业支撑不足,外贸发展缺乏新动能;缺乏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等对外开放平台,外贸企业招引困难;中老班列(攀枝花)对我市外贸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2025年重点工作

  (一)扎实推进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求进。督促有关责任部门做好本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落实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对指标工作完成水平不高的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样本单位进行走访,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应统尽统。坚持落实“红黑榜”通报工作机制,强化责任部门工作落实,形成服务业发展合力。落实“服务管家”制度,激发企业活力。

  (二)持续激发消费增长潜能。一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以攀枝花星悦茂地下空间开发、城市艺术中心等项目为载体,以太谷广场、中环天地等特色街区为抓手,加快消费新场景建设;围绕文化旅游、体育竞技等大型活动,引导餐饮、住宿、零售全力保障好各项城市推介活动的开展,形成消费深度植入良性循环模式,推动商文旅交体康融合发展。二是创新消费促进活动。持续推进“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加快培育“花在花城”消费品牌,以“五大专项行动”+“五大重点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挖潜释能。三是争取激励政策。深入研究“16条”若干政策中新场景运营激励、商贸企业经营增长激励、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激励、“转企升规”激励等措施,组织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四是优化升级消费环境。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商业信用共享,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商品,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治理行动。

  (三)积极促进稳外贸优结构。一是不断扩大外贸市场主体。学习借鉴义乌等地的先进作法,引进贸易主体。强化主体培育,大力开拓多元市场,做好本地外贸潜力企业的跟踪和服务,稳住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助力企业拓业务、抢订单。二是持续开展“川行天下”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南博会等重点展会,助力企业“出海”。三是常态化开行中老班列(攀枝花)。稳步增加班列开行量,逐步形成班列的集聚效应,促进跨境物流与国际贸易融合发展。

审核: sswj   责任编辑: ss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