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盐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1-11-17 来源:县发展改革局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盐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盐边县人民政府
2021年5月
目 录
序 言
《盐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通过。《纲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盐边县委关于制定盐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重要参考,是我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更是盐边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纲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推动盐边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特殊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严峻形势,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及市委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工业强县、农业活县、康养名县、生态立县“四项行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4%;人均GDP达7.22万元,年均增长10.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亿元,年均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11.46亿元,是2015年的2.37倍,年均增长18.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15年增长 65%,地方财力不断增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852元、18512元,年均分别增长7.77%、9.23%。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按照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3亿元,是2010年63.06亿元的2.03倍;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852元、18512元,分别是2010年的2.62倍、3.2倍;全面完成“十三五”精准扶贫任务;其它生态文明等指标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我县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17.8:66.0:16.2调整到2020年的21.98:54.28:23.74,第一产业比重增加了4.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7.54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成果丰硕,阳光康养旅游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突破,高质量编制《盐边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盐边县绿色崛起五年行动纲要》等,累计投入15.5亿元实施9大类128个乡村振兴项目。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建成成昆铁路复线盐边段、三堆子大桥,G4216沿江高速盐边段及连接线、手攀盐大桥开工建设,城乡路网持续完善。花园县域建设加快推进,环境治理和城建基础设施、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加速建设,城镇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全面完成35个村3780户脱贫退出任务,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五年来,共投入 54.93 亿元实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有效落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更加坚强有力。平安盐边建设成效显著,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城乡居民内部矛盾纠纷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分别提升至98.3%、87.01%,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良,统筹推进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取缔二滩库区网箱,完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渔民渔船退捕。国、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4.15%。改革开放持续全面深化,积极稳妥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等,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2016年获四川省脱贫攻坚“优秀县”,2018年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称号。
专栏1 盐边县“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表
|
||
主要指标
|
2020年目标
|
2020年完成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86
|
128.3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
12
|
28.2
|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
142
|
69.63
|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
32
|
30.46
|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
6.45:76.34:17.21
|
21.98:54.28:23.74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8.86
|
7.22
|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10
|
11.46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数(亿元)
|
400
|
50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6.3
|
12.99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35.9
|
33.33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41127
|
38852
|
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0977
|
18512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
3.76
|
森林覆盖率%
|
64
|
64.15
|
城市绿化覆盖率%
|
42
|
43
|
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
|
96
|
99.5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完成省市
下达目标
|
完成省市
下达目标
|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
0.28
|
完成省市
下达目标
|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面临形势
发展机遇。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严峻复杂,风险挑战明显升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等基本特点没有变,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我们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时期。从全国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掌舵领航,科学部署“十四五”发展规划,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战略,持续扩大内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从全省看,坚持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宝贵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明确“增强攀西经济区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能力,推进安宁河谷综合开发”、“加快建设成德绵眉乐(雅)广攀经济带和攀(乐)宜泸沿江经济带”,塑造发展新优势,发展将更加强劲。从全市看,准确把握省委对攀枝花的“3+2”新定位新要求,明确“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打造“攀钢航母舰队”,加快推进“两城”建设和“三区”联动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两区一中心”城市新格局,加快建设山水宜居公园城市,赋予了发展新动能。从自身发展来看,矿产资源、绿色生态、文旅多元等资源独具特色,大力实施“四项行动”,紧扣交通提升、乡村振兴、园区升级、基层治理、队伍建设五个重点,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发展信心,开新局、谱新篇后劲十足,为我县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坚定信心和充足底气。
发展挑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演变,同时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全国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从全省看,地处内陆,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仍然存在,基础设施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社会治理任务繁重,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等特殊省情带来一系列风险挑战。从全市看,经济总量不大,三次产业结构不优,新兴产业比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开放层次不高,交通瓶颈制约突出。从全县看,经济实力不强,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层次不高,创新动能不足,第三产业占比较低。城乡发展一体化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短板明显,交通瓶颈制约突出。民生短板亟待补齐,公共服务不均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创新能力、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干事创业的本领能力、作风素养与新时代的要求还有差距。
为此“十四五”时期,我县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勇于应对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补短强弱、增量提质,突破发展制约,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机制、政策和方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在交通提升、乡村振兴、园区升级、基层治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盐边为目标,以实施“四项行动”为抓手,用好用活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政策,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融入安宁河谷综合开发和攀枝花市“两城”建设,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盐边谋新局、开新篇。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县委领导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增强执政本领,持续改进作风,加强反腐倡廉,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城乡居民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更幸福。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全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盐边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全方位开放,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及人文优势,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推进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到城乡治理的各个环节,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推进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第三章 发展定位和发展行动
第一节 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盐边县发展定位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县、阳光康养旅游示范县、绿色发展示范县,即建设“一区四县”。
——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建设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县。突出“钒钛”优势,聚力推动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技术攻关,提升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钒钛及新材料产业集聚集群。全力参与区域产业协作配套,建设钒钛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
——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为方向,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擦亮晚熟芒果、优质蚕桑金字招牌,建设种养循环、科技创新、精深加工等发展要素集聚的现代农业示范县。
——建设阳光康养旅游示范县。突出“运动、健身、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主题,沿“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布局“山水盐边运动健身休闲养生带”,推进康养进社区、进乡村,实现全域康养、全民健康,打造盐边优质康养品牌,推动攀枝花市阳光运动康养度假旅游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阳光运动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生态+”发展,构建“绿色环境”、“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相融合的新框架,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育共生,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第二节 发展行动
结合“十三五”时期我县发展取得的实效,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四五”时期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活县、康养名县、生态立县”四大兴县行动。
——工业强县行动。改造提升采矿、选矿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钒钛新材料、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企业升规增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做好“钒钛”文章。
——农业活县行动。全力以赴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树标准、促营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重塑乡村活力。
——康养名县行动。立足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运动健身休闲养生带,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持续打响“山水盐边”品牌,做活“阳光”文章。
——生态立县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环保硬约束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第四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四五”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在综合考虑县内外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统筹短期与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保持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发展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产业转型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配套不断完善,新动能新经济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持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政务环境更加高效,法治环境更加优化,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
——城乡融合发展达到新高度。县城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建设全面推进,城镇体系更趋合理,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三线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大笮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环境、倡导绿色生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满足。
——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县域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专栏2 盐边县“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表
|
|||||||
分类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0年完成
|
2025年
目标
|
年均
增速(%)
|
属性
|
经济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
|
3.5
|
—
|
7.5
|
预期性
|
2
|
农业增加值增速
|
%
|
5
|
—
|
3.5
|
预期性
|
|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
|
3.2
|
—
|
8.5
|
预期性
|
|
4
|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
%
|
1
|
—
|
8.5
|
预期性
|
|
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
|
10.5
|
—
|
10
|
预期性
|
|
6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7.62
|
10.7
|
7
|
预期性
|
|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
|
-3
|
—
|
9
|
预期性
|
|
8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33.33
|
以上级下达目标安排
|
—
|
预期性
|
|
创新驱动
|
9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
%
|
1.2
|
1.8
|
—
|
预期性
|
10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5
|
6
|
—
|
预期性
|
|
11
|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
亿元
|
111.3
|
140
|
—
|
预期性
|
|
民生福祉
|
12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8852
|
58490
|
8
|
预期性
|
1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8512
|
27300
|
9
|
预期性
|
|
14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76
|
4.2
|
—
|
预期性
|
|
15
|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
|
94
|
98
|
—
|
预期性
|
|
16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
|
94
|
94.5
|
—
|
预期性
|
|
17
|
人口出生率
|
‰
|
7.03
|
12
|
—
|
预期性
|
|
18
|
人均预期寿命
|
岁
|
77.3
|
78.2
|
—
|
预期性
|
|
绿色发展
|
19
|
万元GDP能耗
|
%
|
-0.28
|
以上级下达目标安排
|
—
|
约束性
|
20
|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
|
100
|
100
|
—
|
约束性
|
|
21
|
空气质量优良率
|
%
|
99.5
|
以上级下达目标安排
|
—
|
约束性
|
|
22
|
森林覆盖率
|
%
|
64.15
|
以上级下达目标安排
|
—
|
约束性
|
|
安全保障
|
23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万吨
|
9.65
|
以上级下达目标安排
|
—
|
约束性
|
第二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盐边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以上,工业、农业、服务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法治盐边、平安盐边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山水盐边、滋味盐边、健康盐边”等名片更富特色,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美丽盐边目标基本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深度融合,更高水平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盐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明显增加,中高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县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二篇 加快产业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量”、“质”提升,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做精做活、第三产业做优做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第一章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的发展理念,实施“工业强县”行动,全力建设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县,构建“3+2”工业产业体系,支撑全县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5%左右。
第一节 聚力发展钒钛新材料产业
围绕推进“攀钢航母舰队”,建设“世界级钒钛基地”目标,加快引进和培育高起点的钛产品生产企业,发展钛原料、钛化工、钛金属及钛精深加工等产品。推进氯化钛渣、氯化法钛白粉等产业链延伸,鼓励研发钛材新技术,打通钛材和钛精密铸造流程,拓展高性能钛材在舰船升级、海洋工程、油气管线等新兴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在军用钛材装备、军民融合等领域的拓展发展,促进钛产业全链条规模效益。瞄准钒中间合金、钒功能材料等战略性高端产品,积极发展钒氮合金、钒铝合金等产品。积极发展高纯石墨、柔性石墨、膨胀石墨等石墨新材料。
第二节 加快培育高端机械制造业
培育特色钢铁延伸加工产业集群,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钢铁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加快引进一批不锈钢、结构钢以及建筑用钢等钢铁产业链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做大钢铁产业规模。着力发展高端耐磨材料及铸件,重点发展高纯生铁、衬板等产品,建设公共热处理中心。发展矿山和冶金机械,开发磨球、渣罐、铁水罐等零部件和球磨机、破碎机、烧结机、造球机等整机产品。积极发展特种钢与锻件,发展汽车模具钢、汽车板簧钢、履带板钢等产品。实施“康养+工业”,发展康养器具、体育器材等精深加工。
第三节 打造新型现代矿业精深加工产业
加强对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开发,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推动“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全力争取红格南矿区开发,加快矿山整合和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中干沟铁矿、湾子田和中梁子矿山建设进程,推进田坪石墨矿、大箐沟石墨矿等矿山的探转采工作。做优有色金属产业,规范开采铜镍、铅锌等,提高稀有金属回收利用率。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加工,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推动产业形成上下游关系,实现前后端产业链配套,构建共生企业间、关联产业间的原料和产业链填缺补短。推进钒钛磁铁矿洗选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完成煤矿企业技改扩能及煤矿标准化建设。
第四节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风电光电产业,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和水电消纳示范区,争创省级绿色能源示范县。做好新九、格萨拉片区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项目建设。提升电力输送能力,加快变电站、输电线路、塔台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提高矿业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效率,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引进,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矿产综合利用率和现代化作业水平,实现钒钛磁铁矿中伴生的铬、钪、镍、钴、镓、铜等稀贵金属的产业化、规模化回收利用,形成产业贡献突出、技术装备先进、吸纳就业能力强、健康有序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提高尾矿、钛白废酸综合利用水平。
第五节 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产业
加快发展为工业产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产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度。以生产需求和转型升级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建设安宁物流园、新九物流园。发展培育现代生产服务型产业,发展为企业产业服务的智能互联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现代物流仓储平台、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市场销售管理平台、科技孵化研发平台和专业技术培训平台等,为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和保障能力。
第六节 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
全力争创省级开发区,以钒钛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加快建设工业信息化平台,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工业发展格局。完善开发区路网体系,建设钒钛大道、新安路、乔地箐路,提升环保设施、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水平,建设标准化厂房、尾矿库,增强开发区项目落地保障、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能力。争取攀西国家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在土地、电力、行政审批、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强开发区吸引力。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划拨土地等方式赋权赋能,提升开发区的融资、开发、运营能力。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模式,鼓励社会资本独自或与政府共同建设和运营合作项目,兴办开发区中的特色“园中园”。在开发区周边适当区域规划配套建设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产城相融。力争到2025年,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6家,超亿元企业20家,新增小升规企业50户,形成以超十亿企业为龙头、超亿元企业为主体、规上企业为基础的企业梯度发展格局。
专栏3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工业重大工程
1.钒钛新材料产业:龙佰集团30万吨钛白粉项目、50万吨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创新工程项目;云钛公司低成本高端钛锭熔铸及延伸加工项目;钛材及钛合金产业化项目;20万吨高品质钒铁合金;盐边县含钒钢结构制造项目;盐边县钒电池产业生产项目。
2.高端机械制造业:美利林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20万吨/年耐磨铸件;年产5万吨耐磨材料机械精加工项目;盐边县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及高品质汽车粉末冶金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3.新型现代矿业精深加工产业:湾子田、中梁子、中干沟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红格钒钛磁铁矿北矿区整合会理县庙子沟铁矿项目;红格钒钛磁铁矿南矿区开发项目;700万吨绿色高效选矿项目;240万吨攀西铁钛精矿提质降杂创新工程;中沟湾尾矿库、蒲坝田尾矿库、回龙尾矿库、九道拐尾矿库建设工程项目;盐边县宏金星耐火粘土矿开采;盐边县煤矿扩能项目;盐边县田坪石墨矿采选项目;盐边县大箐沟石墨矿采选项目;一立公司钛球团生产项目;钢城集团公司300万吨球团项目;钢城集团公司8万吨新型粘结剂项目。
4.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综合利用废物年产45万M³砌块项目;盐边县新九片区10万千瓦光伏开发项目;盐边县格萨拉片区40万千瓦风电开发项目;盐边县格萨拉片区50万千瓦光伏开发项目。
5.生产性服务产业:铁、钛精矿管道输送项目;龙佰集团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展览中心;铁钛精矿管道输送加汽车运输物流仓储工程建设项目;安宁物流园;新九物流园。
6.开发区基础设施:钒钛大道、新安路、乔地箐路;钛材加工园二期场平、标准厂房、园区服务中心;G5京昆高速新九收费站扩能改造;安宁园区综合渣场;新九片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安宁片区自来水厂;新九片区供水厂;园区变电站及输变电项目等。
|
第二章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实施“农业活县”行动,加快特色农业基础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十四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3.5%左右。
第一节 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
加强耕地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把好用地预审关,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保护好29.3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进耕作方式,提高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落实种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储调控能力,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党政同责。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第二节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聚焦特色农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优生产基地,做特做精晚熟芒果、优质蚕桑、生态养殖、现代林业、绿色蔬菜、优质烤烟、特色花卉等产业。有序发展林下经济和中药材种植,加强种业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和引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建设加工基地。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打造优质高效绿色品牌,重点擦亮特色晚熟芒果、优质蚕桑金字招牌,支持新“三品一标”认证。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搭建电商平台,不断拓宽外销渠道,实现“买周边卖全国”。
第三节 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养殖小区改造等工程建设,完善农业排灌体系、治污排污等设施,提高农业“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面积。加强农业节水增效,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骨干渠道升级改造、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推广应用农作物耕种收先进机械和钢架大棚、喷滴灌、温湿调控、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设施装备,提升农业机械化耕作水平。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高农业信息综合服务水平。高标准建设冷藏物流体系,支持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建设新型烘干冷链基地设施,开展冷藏保鲜加工,依托种养殖基地,建设水果、蔬菜产地交易市场,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
第四节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服务和带动小农户的发展能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完善“龙头企业+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有机衔接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规模种养殖、设施农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现代设施农业,领办、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组建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开展产业化经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农村土地,大力发展粮食、茶叶、果蔬、中药材、花卉苗木等适合规模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推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特色农业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园,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特色产品,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专栏4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农业重大工程
1.现代农业园区:盐边县芒果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盐边县蚕桑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攀枝花大面山现代林业示范区;盐边县稻菜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盐边县核桃、花椒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盐边县国胜茶叶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台湾农民创业园整体提升项目;万担烤烟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盐边县优质牛羊生态养殖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盐边县25万头优质生猪产业化项目;盐边县林下中草药及特色种养殖项目;“二滩-欧方营地”森林综合治理项目;优质冷水鱼养殖项目;盐边县特色花卉项目。
2.农产品初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园建设项目。
3.农业设施装备:盐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骨干渠道升级改造;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盐边县数字农业试点县及山地特色农业装备升级项目。
|
第三章 做特做优康养旅游产业
实施“康养名县”行动,做活“阳光”文章,以康养旅游产业为先导,积极发展阳光生态经济,沿“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倾力打造“山水盐边运动健身休闲养生带”,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第一节 加快构建阳光康养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独特优势,以“环境养身、文化养心、研学养智”为理念,“避寒、避暑、避霾”为目标,按照“差异化特色康养产业发展区”功能布局,坚持突出优势、协同推进、全域发展思路,推进“康养+运动”、“康养+文旅”、“康养+农业”、“康养+医疗”、“康养+工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多业融合的康养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运动康养、旅游康养、居家康养、医养结合新业态,发展“康养进乡村”、“康养进社区”新路径,持续打响“冬日暖阳、夏季清凉”康养品牌,着力构建“全域化布局、全龄化服务、全时段开发”的康养新格局。
第二节 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
紧紧围绕“景点景区打造、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产品开发”三大重点,持续打造南部阳光温泉、中部阳光山水、北部阳光森林康养旅游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推进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等康养旅游产业“5115”工程项目建设,提升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和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品质,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阳光康养旅游示范县。持续打造工业研学、山水田园、特色文化、阳光康养、特色美食、野趣探险、大香格里拉七个板块十八条精品文旅线路。建设二滩国际休闲垂钓基地。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品质,不断擦亮“水墨二滩•滋味盐边”旅游招牌。
第三节 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二滩库区、安宁河流域和金沙江沿岸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二滩、安宁河阳光生态经济走廊,创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农业农村为本底,推进“康养+乡村”、“康养+社区”融合发展,结合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特色产业、餐饮美食,加快构建以田园为生活空间,以回归自然、享受生活、度假休闲、修身养性、健康身体为生活方式的乡村康养产业体系,开发一批特色康养村庄和精品线路,创建一批“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和特色民宿。支持农特产品包装打造旅游商品、伴手礼,引导“农产品加工+车间参观+自主体验”活动,举办农特产品展销活动,强化品牌宣传。打造形成农文旅、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等产业,力争实现每个特色乡(镇)都有一个适宜的农文旅、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等产业,成为全国全省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第四节 大力培育盐边餐饮名品
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盐边餐饮文化,打造“盐边味道”餐饮品牌,促进全县餐饮服务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满足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弘扬大笮餐饮文化,以桐子林镇、红格镇、格萨拉乡等重点旅游集镇为核心区域,调动盐边餐饮企业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打造一批盐边名菜、名小吃和一批特色餐饮名店,培养一批大笮名厨,增强餐饮企业信心,打造行业龙头,做强盐边餐饮品牌。加强盐边餐饮名品形象宣传营销,提升“盐边味道”品牌的知名度。
专栏5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康养旅游产业重大工程
红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项目;二滩欧方营地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项目;三滩傈僳族迁徙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格萨拉文旅产业园;绿石林4A级旅游景区;红格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盐边县古德康养村; 盐边县联合康养村;盐边县昔格达康养村;二滩库区湖光山水;大笮文化风情街区;盐边餐饮名品打造;百灵山杜鹃花海生态旅游区;盐边县全域森林康养及生态旅游项目;盐边县北部温泉资源开发项目;红格镇岩羊河湿地公园商业水街打造项目;盐边县康养旅游实训基地项目。
|
第四章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以“扩规模、提质量、优结构、增效益、惠民生”为目标,紧紧围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科技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新的增长极。“十四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5%左右。
第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推动矿产资源、钒钛产品、钢材和特色农产品等专业物流园区建设。以G5、G4216高速和成昆复线为依托,结合物流需求的分布特点,整合优质资源,高标准建设新九物流园区和桐子林铁路物流中心等。引导物流企业向物流集中发展区聚集,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盐边注册登记成立公司、配送中心,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在商贸中心、大型专业市场、大型制造企业、钒钛产业开发区以及主要交通设施站场附近,合理选择建设一批物流服务站。加快智慧物流信息化建设,着力增加物流产业发展“现代”元素,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水平,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第二节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
加快桐子林、红格、渔门中心城镇商业中心和商圈建设,城镇主干路等交通性道路两侧发展集约型、规模型商业综合体,培育发展大型超市连锁经营,培育片区商业中心及居住区商业中心、特色精品街区,加快特色商业街建设。高标准布局建设商贸网点、农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农村电商网点,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建设“智慧商店”、“智慧商圈”。规范和调整专业交易市场布局,引导各类市场向规划区内集聚。提升一般乡(镇)商业功能,加强永兴镇、惠民镇、红果乡、国胜乡和格萨拉乡等集镇商业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消费能力。加大对商贸网点、农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农村电商网点和特色餐饮经营场所的改造,引进连锁经营的商业网点,增加特色和品质,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和镇、村便民店、放心店等商业网点建设。大力发展“游娱购、吃住行、便民服务”等业态,提升夜间经济活力。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网农”群体,推动电商平台与农业生产基地对接,实施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项目,提升改造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统筹布局全县乡(镇)、村社电商服务站点。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经济服务、保障、稳定、凝聚的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住宅消费市场,大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社区,逐步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商务会展,培育会展领军企业,形成“钒钛”、“阳光”两大会展品牌,以会展业为引领,带动商务服务产业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科技服务,引入优势科研院校,与本地共同建立新材料及应用研发中心,强化知识产权支撑,提升产业创新服务能力。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完善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支持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施“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等行动。整合数字资源,扩大网络容量和传输能力,积极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加快农村宽带建设,实现城区光纤到楼进户、WIFI 全覆盖,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
专栏6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服务业重大工程
物流项目:钢城集团盐边物流园项目;川滇智慧农业冷链物流园项目;铁钛精矿管道输送加汽车运输物流仓储工程建设项目;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新九物流园区;桐子林铁路物流中心;盐边县新九铁路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中国西部(盐边)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基地。
商贸流通项目:盐边县四星级酒店建设项目、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盐边北部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渔门中心广场综合体项目。
电商项目:中国西部(盐边)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基地项目。
|
第五章 全面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在双循环战略中争取主动
全面落实双循环战略,结合盐边优势,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眼光,积极融入全国、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供应链体系等,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强基础、增功能、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优化供给结构和质量,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升进出口数量和质量。
第二节 全面促进消费新升级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探索智慧超市、智慧餐厅等新零售,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降低企业流通成本。大力培育线上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支持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周末经济,全面实施公共消费空间周末延时开放,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居民消费预期和信心。
第三节 有效激发投资活力释放
按照“规划锚定项目、项目拉动投资、投资增添动力”思路,坚持“投资优先、项目为王”,深入谋划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奋力跑出抓项目促投资“加速度”,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两新一重”为引领,发挥好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着力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拉动经济发展,稳住经济基础。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深入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聚焦新型城镇基础设施体系、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等重点领域和钒钛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功能。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侧结构的关键作用。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加强要素保障,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第三篇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十四五”时期,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加快创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一章 优化发展空间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十四五”期间,高质量编制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空间布局,节约利用好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构建发展新空间。重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形成一核牵引、一带联动、两片协同的“一核牵一带连两片”发展格局。
一核:以县城为核心,突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发挥县城牵引带动作用。
一带:贯通南北的经济发展带,促进南北统筹协调联动发展。
两片:南部产城共生一体、北部农文旅融合发展片,构建两片协同发展、差异化发展格局。
专栏7 盐边县空间发展规划图
|
第二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北部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功能区,重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康养旅游、清洁能源3大优势产业。渔门镇:建设北部商贸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和旅游配套服务中心,发展休闲垂钓康养产业。永兴镇:推进集镇开发建设,建设北部商贸副中心。惠民镇:以农业生产和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城镇,发展特色农业及加工产业,发展石墨产业。国胜乡: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格萨拉乡: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共和乡、红宝乡: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特色林业产业。温泉乡:发展民俗文化、温泉度假产业。
南部片区:产城共生一体发展功能区,大力发展新型现代矿业、钒钛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阳光康养旅游4大优势产业。桐子林镇: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建设桐子林库区康养休闲度假区,建成生态特色花园城镇。红格镇:县域南部旅游和配套服务重点镇,高标准建设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新九镇:以盐边钒钛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新型现代矿业、钒钛新材料,建成攀西地区工业重镇。红果乡:围绕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和特色民俗,发展山水森林、特色民俗旅游产业。
第二章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对外大通道建设,抓住交通强省战略契机,加快G4216高速公路盐边段及盐边连接线建设,开工建设攀盐高速公路,全力争取宜西攀高铁在盐边设站。完善路网体系,加强国、省、县道改造和提档升级,形成“结构合理、南北畅连、区域联动”的公路骨干路网。推动“交通+产业”、“交通+旅游”等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加大“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旅游示范路”等乡村路网建设。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完善渔门码头等水运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水上交通和旅游。
第二节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建设,积极推进骨干水源工程、提引水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加快沙坝水库、彪水岩水库、羊排喜水库、马道子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规划建设,配合实施金沙江干热河谷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加强智慧水利管理建设,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快建设全县智慧水利网络管理平台。
第三节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基建筑牢发展新基石。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和多行业数字平台深度融合,加强电信、移动、光纤、光缆、基站、广播电视等通信设施建设。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布局建设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设施、5G塔台基站、公共场所清洁能源汽车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推进5G在一二三产业的智能化生产过程应用。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试点示范企业。
第四节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调整、改造提升城镇道路。加强地下综合管网建设,推进强弱电入地。加快改扩建乡(镇)自来水厂。加快乡(镇)集市、公厕、便民服务设施、绿地等建设。加快城镇夜间照明工程、电力基础设施配套、市容立面改造、公共停车场、公交站点、微型消防站等建设。加强城镇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三废处置能力,推广城镇垃圾分类收集、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分类处置。鼓励能源产业供储销一体化建设,提升能源保障配置水平,实现能源多元供给和清洁利用。
专栏8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1.交通
铁路:大攀昭货运铁路;宜西攀高速铁路。
机场:盐边通用机场。
高速公路:G4216宜攀高速盐边段;G4216盐边连接线;攀盐高速及攀枝花市绕城东段。
国省干道:G227盐边县桐子林至雅江桥段升级改建工程;G353会理界至红格段改扩建工程;S218线县城至新九段新建工程;S221盐边县永兴镇过境段新建工程;S470线二滩观景台至渔门段改扩建工程;S470线渔门至株木湾段改扩建工程;S221盐源界至永兴新民段升级改建工程。
农村公路:盐边县柏观路改扩建工程;盐边县盐择路渔门至择木龙段提级改造;择木龙长草坪至国胜老乡政府改建工程;盐边县永温路永兴至朵格段改建工程;盐边县乡村旅游路产业路新建工程;盐边县3.5米及以下窄路基路面公路拓宽改造;盐边县三迷路改建工程等。
客运:盐边汽车客运站;渔门客运站;红格客运站;渔门码头、二滩码头、柏枝码头提档升级改造。
道路桥梁:手攀岩大桥;巴拉河口大桥;桑园二桥。
2.水利:沙坝水库;彪水岩水库;羊排喜水库;马道子水库;高堰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盐边县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盐边县中小型水库清淤扩容;盐边县骨干渠道升级改造;大面山提水工程;二滩水库取水工程;红格提灌站升级改造工程。
3.新型基础设施: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产业园。
4.市政基础设施:盐边县城提升改造项目;盐边站站前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县城排洪防涝设施建设;盐边县天然气利用;盐边县北部35千伏输变电新建项目。
|
第三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第一节 打造花园县城
按照“做活县城”思路,坚持统一规划、成片开发、产城融合的原则,推进县城南拓,高标准建设桐源新区。全面改善城市面貌,着力城市更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桐源公园,升级改造城南通道、月潭公园,完善盐边站市政配套设施。实施道路黑化改造和环境美化亮化绿化,整治老城区风貌。建设城镇小街区,打造小绿地、城市门户景观、生态休闲慢行绿道,提升县城颜值和品质,建设15分钟便捷生活圈。积极发展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休闲等业态,加快建设商业中心、地标性建筑物。
第二节 建设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
按照“南开红格”思路,高标准建设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聚力发展体育、康养、文化旅游产业,推动运动、医疗、养老项目建设。挖掘传统文化,建设特色展示空间。按照中心城区建设要求,高标准加快推进道路、生态景观、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商业服务等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吸引产业集聚和人口转移,推进多元功能聚合,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空间,成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和新的增长极。
第三节 建设水乡渔门
按照“北振渔门”的工作思路,以“山、水、林”和谐相融的城镇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渔门新区建设,改善提升基础设施,提升集镇功能,提高旅游集散流通能力。大力发展森林观光、休闲垂钓等沉浸式体验游,彰显绿色渔门的梦幻水乡魅力。提振渔门发展地位,依托渔门连接市区、盐边南北部、盐源、木里的枢纽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产业,将渔门打造成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
第四节 推进集镇建设
以推进“百镇建设行动”扩面增量试点镇建设为抓手,加大永兴镇、新九镇等集镇的建设力度,提升承载能力,吸引生产要素集中和城乡居民向集镇转移集聚。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结合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特色,加快惠民镇、红果乡、国胜乡和格萨拉乡等集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成为居民集中居住的向往之地。推进集镇改造,改善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率。
专栏9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
1.花园县城:桐源新区配套设施项目;盐边县环境治理和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盐边县城南入口道路管网改扩建工程;盐边县老旧小区改造基础配套设施项目。
2.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市政基础设施;太阳湖公园;乐活公园;环山体育公园;龙潭公园;红山生态修复工程;红格度假区特色产业项目;阳光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红格供水厂扩能建设及配套管网工程。
3.集镇建设:盐边县集镇供水改造;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盐边北部农产品交易市场;渔门中心广场综合体项目;盐边县11个乡(镇)集镇改造;渔门镇老城区道路、房屋改造项目;渔门集镇三岔口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渔门镇滨湖文化、体育、休闲栈道项目。
|
第四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建设美丽幸福新村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创建乡村振兴省级先进县。加快村庄规划建设,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因村施策,建、改、保相结合,加强传统村落、古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生态宜居中心村,推进彝家新寨、傈僳风情等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合理配置公共服务,持续推进农村土坯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规范农村住房建设风貌管控,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综合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村美的新家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乡村交通、物流等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形成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建设一批阳光康养型新村、集镇融入型新村、乡村旅游型新村、休闲养生型新村。
第二节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大产业和就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对重点关注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对脱贫人口持续深化“两不愁三保障”提升措施,建立兜底保障体系,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的扶持力度。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鼓励扶持对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稳定增收,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第三节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学校、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讲习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定期开设核心价值观讲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院落、文明家庭等创建,推进“三美”、“四好”示范村建设,发挥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育人化人作用,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乡村新风尚。推进殡葬制度等移风易俗活动。推进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史馆、文化院坝、文化长廊等建设,优化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效能,支持文艺精品下基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需求。
第四节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夯实农村基层治理基础。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乡村各类资源设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加强民主管村建设,健全村民民主监督机制,全面落实村务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依法治理,推广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力更生建设美好新家园。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专栏10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乡村振兴重大工程
盐边县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盐边县宜居乡村绿化美化项目;农村集中式供水改造工程;盐边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盐边县10千伏及以下电网新建、改扩建项目;盐边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整村推进振兴发展项目;南部供水工程管道延伸工程。
|
第五节 健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
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平等交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持续用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等一体化进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人才流向乡村、留在乡村,积极吸引回乡入乡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留得住的人力资源,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各项权益,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有关权益。围绕人口、土地、财政、金融和产权等,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制定细化配套措施,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整合力量、扭住关键,加强统筹协调,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四篇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共识、指导实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第一章 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乡居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通过开展基层宣讲、举行报告会、开办农民课堂、举办图片展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到民间文化、墙画艺术、地方戏曲、农村广场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第二节 加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
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大力加强以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大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群众性活动,树立和谐包容、真实诚信观念,引导形成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第三节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建立健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适时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创建工作的动态管理,增强创建活力,提高创建质量。深入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活动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切实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第二章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一节 筑牢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加快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视台和数字影院新建或改(扩)建,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镇书吧,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的旅游性,打造文旅会客厅。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应急广播、科技(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资源,结合全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建强乡(镇)、村综合性文化阵地,打造农村文化圈。加强县、乡(镇)、村三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搭建智慧广电+旅游数字化平台,打造文旅信息传递、应急调度、线上营销等智能化体系。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和绩效评估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手段。
第二节 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社区文化、乡土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加快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支持成立各类群众文化团队,为民间文化队伍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大力打造大笮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提炼大笮文化精髓,加快文化村落等特色文化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持续举办“索玛花节”、“采茶节”、“笮人讲堂”、“笮人舞台”、“笮人集市”等文旅节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
第三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全面强化非遗传承与创新,做好非遗项目、传承人保护工程,大力挖掘盐边民俗、民族、民间艺术、传统艺术、老字号、名特产,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保护名录。培养非遗保护人才队伍,建立科学规范的传承体系。做好非遗生产性保护,支持有条件的非遗项目加快产业化,鼓励、扶持一批非遗项目做好传承创新。大力传承弘扬三线精神,探索三线遗产资源和旅游融合的发展之路。
专栏11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文化繁荣重大工程
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和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建设;盐边县文化体育艺术中心;智慧广电+文旅融合;县融媒体中心能力提升建设;盐边县文旅公共服务设施。
|
第五篇 改善社会民生福祉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民生支出总量只增不减,加大对社会民生的投入,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一章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第一节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办好公立幼儿园,强化学前教育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力争城乡公办幼儿园比重不低于50%,增加幼儿园学位,切实缓解幼儿入托难的社会问题。优化教育布局,推进学校信息化提升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有序推进县域教育资源整合,打造中小学、幼儿园样板学校。争创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发展民办高中。落实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开展“9+9”跨学区结对帮扶行动。深入推进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青少年校外教育体系,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积极落实全纳教育理念。
第二节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求,培养多层次技能型实用人才,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加强县委党校等实训专业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坚持学历与职业培训并举,推动多样化、差异化发展。积极探索普职融通的教育模式,加强和改进创新与就业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加强社区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第三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创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努力提高学校管理团队的能力水平。优化完善中小学校校长、南北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实现县域校际师资和学校管理人员资源均衡配置。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教师短缺问题。加大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力度,建立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制度,积极开展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和“送教下乡”活动。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健全联动增长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计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事业,探索公共资源支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发展机制,完善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机制。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加强教育督导,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教育普惠机制,统筹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党委和政府提升履职水平、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师潜心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科学选人用人的系统协调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机制的建立。
第五节 深化教育交流合作
加大教育交流合作力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有影响的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适合我县和各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整合、教师培训,寻找提升支点。继续深化与成都市温江区、北京市西城区等的教育交流合作,积极与新东方教育集团、网易公益、成都七中、成都实验学校及市内优质学校合作,打造网易公开课、东方闻道网校、双师课堂等线上教育资源及教师培训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专栏12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教育事业重大工程
1.学前教育:清源幼儿园;红格镇第二幼儿园;渔门镇第二幼儿园。
2.义务教育:清源小学;渔门镇第二小学校;12所中小学运动场建设工程;红格中学运动场改造工程;5所小学新建体育馆;4所中学新建体育馆;学校健康光源教室建设工程;学生食堂新建工程;学生宿舍新建工程;教学综合楼新建工程。
3.高中:盐边中学高中改扩建工程。
4.教育信息化:盐边县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
第二章 发展卫生健康事业
第一节 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
大力实施医疗卫生资源扩增工程,积极招引知名医院到盐边办设分院,加强与省内高等医科院校及三甲医院的合作,提升全县医疗与健康服务水平。盐边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三乙医院,中医院创建为三乙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创建为二级甲等保健院。加快实施社会办医促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养老服务业,加强康复、老年病、慢性病等重点专科医疗机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加大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加快基层机构和设施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装备水平,建立县级和乡(镇)医院医生双向人员定期交流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开展“智慧医疗”建设,建立完善全县人口健康信息系统,推动医疗机构之间、市县之间的健康信息共享。
第二节 加快医疗康养深度融合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全县中医机构和队伍建设,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传播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大力探索中医药等医疗康养深度融合,用好用活全国医养结合试点政策,促进康养机构与医疗机构双向合作,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科研开发和应用,着力发展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养老融于一体的医养结合产业,构建高质量、多层次的覆盖从生命孕育到养老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护理和养老体系。
第三节 建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合理规划城乡医疗机构布局,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重大传染病、精神病、地方病、职业病、艾滋病等防治水平。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全面推进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健全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实施药品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发布制度,提高药品等关系居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
第四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实行“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改革机制,协同共建省、市、县、乡(镇)、村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盐边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全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模式,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专栏13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卫生健康事业重大工程
盐边县人民医院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建设项目;盐边县人民医院二期项目;盐边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盐边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盐边县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建设;医共体一体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盐边县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盐边县疾控中心新建项目;盐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项目;盐边县卫生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盐边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桐子林镇老年康复中心建设;渔门医养结合中心建设项目;红格运动康复中心建设项目;新建托儿所项目。
|
第三章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第一节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加快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校园足球等场地建设,建立“县、乡(镇)、村”三级配建的体育设施体系,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加快城乡居民健身工程更新换代和体育场馆建设,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以上。完成四川省蹴球训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百灵山万亩杜鹃花200公里徒步赛道和和爱—红格—二滩—渔门—格萨拉400公里自行车赛道及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节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促进体育设施向全民开放。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科学素养进一步增强。举办和组织“元旦”环城健身跑(走)等重大节日体育运动活动,开展健身操舞、广场舞、柔力球、象棋等日常全民健身系列活动,鼓励各类体育协会、爱好者积极参加各类体育赛事。
第三节 打造特色体育品牌
引进国家和省竞技体育项目。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充分利用四川省青少年运动训练基地(红格训练基地)优势,全力办好2023年全市九运会。全面推广民族特色传统体育项目蹴球运动,力争承办省运会蹴球赛和全国蹴球邀请赛,形成独特的赛事品牌。举办好跑遍四川˙攀枝花二滩半程马拉松赛。用好健身步道,积极与各区县联合举办徒步探险穿越赛事活动,打造独特的阳光运动体育品牌。鼓励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休闲产业。加强竞技体育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民族体育,办好中小学特色足球学校,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专栏14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体育事业重大工程
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蹴球项目训练基地建设;盐边县综合体育馆建设;盐边县橄榄坡体育公园建设;盐边县乡村健身广场建设;盐边县徒步赛道建设;盐边县自行车赛道建设。
|
第四章 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第一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建立城乡统筹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全面推行就业失业登记实名制。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创业就业服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支持自主创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继续实施积极有效的稳就业促进政策,确保动态消除大龄、残疾、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群众零就业。鼓励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经济,提高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劳动关系。
第二节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按劳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第五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按规定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推进和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积极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推进并落实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政策措施。稳妥推进和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进医保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征缴方式改革。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病种和救助范围,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健全临时生活救助制度,保障因灾因病等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实现残疾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
第二节 统筹发展城乡养老事业
做好老年人关爱工作,建设老年友好型生活环境。完成县级综合社会福利中心提升改造,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化养老机构,创新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等机制,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建立老年人救助制度,完善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标准及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大“五保”和“三无”老人集中供养力度。提高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和重病、重残人员以及有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低保金加发比例。
第三节 全面促进青少年成长
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履行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三项职责”,深入落实青年思想道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十一个发展领域工作任务。全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点推动青春领航行动、青年创业就业、青年人才发展、青年志愿行动等“七大工程”。到2025年,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与盐边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青年发展事业格局全面形成。
第四节 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大力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利益诉求机制以及法律服务和法律救援体系,依法维护老人、妇女、儿童、低收入者等群体的合法权益。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依法保障妇女平等获得教育、就业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以及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强化儿童关爱阵地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积极探索社区少年儿童社会教育。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规范化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第五节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和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危房改造、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等制度。探索建立由保障对象和政府共享产权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租改售”试点,探索建立“租改售”制度。完善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政策体系,提升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第六节 推进人口稳定增长
积极推进盐边县域、攀枝花4个区县和川西南滇西北、国内国际“三个圈层”的人口发展战略实施,把人口集聚工作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精准引人聚人,确保人口稳定增长,千方百计把全县人口规模做大。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强化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户籍、常住、流动人口增长,努力实现人口振兴、产业振兴、社会振兴。全面开展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提升公共资源精细化配置与全生命过程的人文关怀,打造彰显全民共享福祉的现代城市文明新样板。以稳定盐边人口基本盘为基础,提高育龄妇女服务水平,落实产休假、生育保险、生育津贴、学前教育、医疗保险等包容性生育政策措施,提升生育水平并稳定在适度区间,促进人口稳步增加。主动拓展中圈层,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周边区县的劳动力、中等技能人才等到盐边创业就业定居,促进人口较快增长。积极面向外圈,引进国际国内和省内专业人才、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以及阳光康养旅居人口来盐边工作或度假旅游,促进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稳定增长。
专栏15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社会保障重大工程
1.养老:盐边县养老院项目;盐边县失能失智老人养护院;盐边县老年养护院;盐边县7个城市社区康邻乐寿亭建设;国胜乡区域中心敬老院;乡(镇)敬老院床位改造;盐边县康复院改造;盐边县聚乐园康养中心;盐边县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
2.社会救助:盐边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盐边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盐边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盐边县民政精神卫生医养中心。
3.城镇住房保障:涉改乡(镇)干部周转房。
4.其他:城南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改造;桐子林镇清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县烈士陵园提质改造;公益性骨灰堂;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
|
第六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县”行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县,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章 深化环境污染防治
第一节 持续改善城乡大气环境
以工业源和生活源为核心,农业源为重点,加强氮氧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削减力度,实现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大力推进球团等行业氮氧化物综合治理,积极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加大整治力度,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实施大宗原料物流专线建设,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实行备案管理。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加强城市“五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强化餐饮服务企业油烟整治。严格监管工地扬尘,开展绿色工地示范创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碳排放达峰行动,实施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加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开展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试点,提高城镇低碳建设水平。
第二节 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河湖生态流量调度与监管,对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治理,对重点工程实施动态调度。加强金沙江、雅砻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登记审批。推进城乡污水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强污水自动在线监控装置日常监管。强化港口码头船舶污染防治。开展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综合利用。加大水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的保护力度,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修复流域自然生态。开展重点湖库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推行地下水污染源环境状况调查并开展分区划分,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第三节 加强土壤固废污染防治
开展农用地、矿山、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区域周边土壤调查评估,强化详查成果运用,落实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实施用地分类管控,严格用地准入管理。完善土壤准入负面清单,定期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加强矿山及尾矿库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恢复力度。开展重点区域周边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统筹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强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备案,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推进各类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规范化处置,加快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建成覆盖从固体废物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平台。
第二章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第一节 加强生态空间保护
高质量编制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及城镇开发边界,以交通走廊为纽带,以成昆线、雅攀高速公路和安宁河流域等沿线为重点,细化主体功能区。严格落实森林和林地、湿地、物种等生态红线制度,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活动侵占法定生态保护区域。大力开展城乡绿化行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对退耕还林的后期管护,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落实国有森林和集体公益林管护任务。实施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重点地段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工程,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加强采矿区采空区和塌陷区的修复治理。
第二节 积极发展绿色经济
加快重点行业生产工艺提升改造,推进产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废弃物资源化高效综合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科学有序开发清洁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大力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产业”,推广农林牧渔复合型模式和农林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利用,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绿色农业体系。培育“生态+文旅康养”,依托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优势,探索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新路径。
第三节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积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参与绿色志愿服务,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理念,把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实现尊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形成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的新型消费行为。重点倡导“绿色生活,环保选购”,尽量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专栏16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生态环境重大工程
盐边县北部地区垃圾中转站工程;盐边县钢铁行业超低排放项目;盐边县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盐边县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盐边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岩羊河河道治理工程;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盐边县南部水系连通工程;盐边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与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
第七篇 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为重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营造公平、正义、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一章 提升政府法治治理能力
第一节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凝聚社会共识。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优势和作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等人员发挥作用。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党管武装工作质量,做好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共建工作。
第二节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行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制度,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知情权,维护政府公信力,营造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
第三节 建设良好法治环境
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构建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检务、警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相关法律文书。加大“法律明白人”、“法律带头人”培养,进一步充实法律服务、普法宣传、调解纠纷、维护稳定的法治力量,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第二章 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第一节 深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
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为抓手,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基层共建共治共享。
第二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深入推进平安盐边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遵法评理会”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清化、智能化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加快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监控范围无死角、电子防控连成网、防控打击有实效的目标。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密防控和惩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好禁毒、维稳等工作,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章 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第一节 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目标和结果导向,开展专项整治,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安全生产清单管理,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目标绩效管理力度,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有效遏制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等行业领域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坚决杜绝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第二节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管,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多渠道投诉举报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做到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推进食品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落实全程溯源管理制度,实现对生产经营者、产品品种、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全覆盖,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健全以食品药品安全为基本内容的公共安全体系,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三节 建立健全减灾防灾体系
加强防洪排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沟治理等,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完善气象、地质、干旱、堆场、尾矿库等预防控制体系,推进气象数据资源库、地震监测预警、智慧消防项目、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区域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建设城乡综合应急指挥平台,逐步实现各类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提高预警预报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事件对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强灾害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第四节 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
实行预防为主、防灭结合、安全第一、科学扑救的方针,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社会参与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科学编制森林草原防火规划。加强森林资源、林业有害生物和火警监测预警,科学划分防火安全风险等级,推进分级分区分类整治。深入排查消除风险隐患,加大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社会投入机制。制定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建强县、乡(镇)、村三级以森林防火为主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强森林防火灭火设备,加强演练,增强科学扑救灭火能力。以火源管控为核心,加大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控、日常巡护等工作,科学高效处置森林火灾,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强化应急准备,坚决遏制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坚决杜绝人员伤亡。
第五节 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坚持党管武装工作,加强县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开展国民经济动员和装备、交通战备和信息动员建设,提升动员备战、民兵建设、兵员征集、救灾维稳等能力。扎实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活动,巩固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共同营造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浓厚氛围。
专栏17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治理能力重大工程
1.社会综合治理:盐边县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建设项目;盐边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及盐边县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信息化系统;盐边县公安局地下车库暨县应急指挥中心人防工程;盐边县公安局国胜派出所建设工程;盐边县红格交警中队业务用房建设工程;派出所维修及执法功能区改造工程;盐边县车辆检测服务中心。
2.公共安全保障:
防灾减灾:盐边县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盐边县山洪沟防洪治理;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非工程措施建设;盐边县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地灾综合整治体系建设。
森林草原防灭火:盐边县智慧林业体系项目;盐边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项目。
物资储备:盐边县粮食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
应急管理: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及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盐边县应急联动中心建设;盐边县应急通信系统;县消防救援站建设、消防栓等基础设施。
|
第八篇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狠抓改革创新关键点,聚焦技术攻关和成果转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对外合作,以创新开新局,实现盐边改革开放新突破。
第一章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节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积极搭建科技创新载体,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孵化园等科创平台建设。重点培育认定一批创新能力强、创新业绩好、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开展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大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发展。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机制和政策,紧扣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引进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实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将钒钛产业开发区打造为科研院所教育实践基地,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打造成为强大创新主体。
第二节 大力开展科技攻关
推动企业依据自身发展的需求,瞄准行业技术前沿,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联合建设实验室、中试基地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进一步增强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全方位营造并形成自身优势。大力开展钛材加工、钒钛合金生产、石墨开发等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紧扣关键环节、突破核心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科研成果,打造新发展优势。
第三节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开展科技成果的中试放大、技术熟化、工程化配套,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实施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氯化法钛白粉、低成本制备钛及钛合金材料等产业化示范工程。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股权期权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依照法律法规分类别给予科技人员免税减税政策,加快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本地转化。鼓励开展绿色技术创新企业认定,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质量效益。利用好天府科技云等科技服务平台,促进企业科技人才、科研成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第二章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第一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进一步减少行政管制领域,优化行政职能和机构,逐步建立权责明晰、分工合理、廉洁高效的新型政府管理体制。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推动政务信息跨部门交换共享,提升服务效率。推动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全面推行“证照分离”、“一次办”、“网上办”改革。加快推动行政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化,推行第三方评估服务能力评价。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推动联合执法,构建公平公正、规范有效的综合监管体系。
第二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规范政府投资引领,建立项目资本金联合审查制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管理。持续完善一二三产业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坚持按“应进必进”原则对企业名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积极发展与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集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多功能服务体系,全面改善和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推动投融资平台建设,做强做优做大盐边发展集团、大笮文旅集团,增强投融资实力。
第三节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求,将改革的重点放在预算制度、绩效管理等方面。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化解和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和压力。规范和明确县与乡(镇)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能力,兜牢县级“三保”底线。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创新、教育和民生等领域的支持。稳定政府债务规模,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政府债务的相关政策要求,降低债务危机风险。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章 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
第一节 加快完善各类要素市场
加快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有序流动。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同价同权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统一开放、自主流动的人才资源市场,大力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人才服务活动,建设人力资源数据资源库。建设区域技术交易市场,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标准和措施,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第二节 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建立
有序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各类自然资源产权主体。理顺国有产权所有者与代理人关系,依法合规界定企业财产权归属,保障国有资本收益权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农房、集体建设用地等各类用地确权登记,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试点。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制度规则,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三节 盘活各类闲置低效用地
统筹推进盐边钒钛产业开发区、县城、乡(镇)、村社(社区)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的实施。认真清理闲置厂房、僵尸企业和工矿废弃用地等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盘活土地和闲置资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关于支持独立工矿区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发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民宿,支持政府平台公司收购闲置土地资产,为企业实现凤凰涅槃创造条件。
第四章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一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尊重企业、关心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整顿市场秩序,推进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营造安全、放心、舒适的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体系。积极搭建银企融资平台,解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财产和合法权益。
第二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完善优化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投资和消费市场准入条件,吸引更多投资者增加养老、教育等领域供给。扶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大先进技术装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协作配套,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共同形成强大的竞争主体。
第五章 持续扩大开放合作
第一节 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牵引作用,努力在产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生态环保等方面主动融入建设。加强钒钛资源创新开发,围绕关联性强、契合度高的钒钛资源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项目开展与成渝地区的深度合作。积极对接“一区多园”共建产业园区政策、模式和方式,努力解决盐边钒钛产业开发区“牌子”问题。擦亮绿色特色优质农业品牌,建设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农产品供给基地。借力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积极争取水电消纳政策,努力推动攀枝花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并上升为国家产业示范区。突出“阳光”优势,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建设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后花园”。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彻底改善盐边交通大环境。强化与成渝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作联动,协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第二节 抢抓安宁河谷综合开发重大机遇
积极主动融入成德绵眉(雅)广攀经济带,全力推进攀西经济区建设。牢牢把握安宁河谷综合开发机遇,围绕省级将攀西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充分分析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地理区位等优势,在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超前性、预见性谋划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等,努力将关系盐边未来发展的重大事项纳入安宁河谷综合开发规划予以实施,增添盐边发展新动力,实现盐边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第三节 全面融入全市“两城”建设
抢抓全市“两城”建设机遇,找准切入点、融入点和对接方向,推动政策相同、产业相融、设施互通。积极争取将盐边钒钛产业开发区纳入全市“两城”总体规划,加强与“两城”在科技创新、人才交流、产业互补等方面协作,努力争创省级新区中的重点开发区。以调整完善各项重大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大水利项目合作、产业合作发展模式、共建安全绿色生态圈、科教文化合作、医疗卫生健康合作等为重点,推动规划、公共交通、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入全市“两城”建设。围绕“攀钢航母舰队”产业链上下游和左右端,坚持向航空、航海、军工等高端领域和日常用品、医疗器械等民用领域双向驱动,为全市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贡献盐边力量。
第四节 全方位开放合作
围绕攀枝花市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构建“三个圈层”。围绕打造“攀枝花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和“攀枝花建设南向开放门户”,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和对外立体交通枢纽建设,主动与周边区县协调规划建设好南向开放门户大通道。优化结构、做强县域“内圈”,聚焦“一区四县”,深入推进“四项行动”,形成 “一核牵一带连两片”发展格局,实现空间结构与县域规模、产业发展、生态容量相适应,促进县域经济强起来、城乡居民富起来、人气旺起来、城乡环境美起来。加强区域协同、深耕“中圈”,加强与“中圈”核心圈的米易县、仁和区、东区、西区和川西南滇西北的华坪县、会理市、德昌县等的深度交流合作,加快打通互通互联快速通道,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引导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向盐边聚集。促进全域开放、融入“外圈”,积极融入“双循环”,全力推动重大交通和重大物流枢纽项目建设,承接国内国际的先进产业转移,融入并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对接滇中、黔中城市群发展战略,深入对接融入成渝自贸区、云南自贸区,加强外贸平台建设,进而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积极参与高层次论坛、展会等对外合作交流活动。积极开拓市场,加大高档专用钛白产品、钒钛铸件、茧丝绸等优势产品出口,做大外贸规模。加强项目规划编制、策划包装和宣传推介。坚持以商招商,开展精准招商,有目标招商、无门槛入驻,提高招商引资签约率、落地率、入园率。
专栏18 “十四五”期间盐边县创新驱动发展重大工程
龙蟒佰利联集团50万吨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创新工程项目;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红格钒钛磁铁矿微量元素的综合利用项目;攀西钒钛铁精矿HISMELT绿色综合利用;钒钪等稀有金属回收综合利用项目;盐边县含钒中间合金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盐边县金属钒生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钒钛新材料3D打印国家级实验室项目。
|
第九篇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保障“十四五”规划有效实施,要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履行县、乡(镇)政府职责,最大程度地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强大合力,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重大事项决策权、监督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持续推进正风肃纪、惩贪治腐,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分层级全覆盖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形成全体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第二章 加强规划执行
本规划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县级各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要严格遵守。健全规划衔接机制,加强总体规划和相关领域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健全规划推进机制,根据规划制定的发展战略,细化年度计划,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贯彻落实好规划内容。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各主管部门要对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适时向县政府提交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报告。在实施中期和末期,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并提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议。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时,由县人民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县人民代表大会或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
名词解释
1.五位一体: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2.五大发展理念: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4.“3+2”工业产业体系:“3”指钒钛及新材料产业、高端机械制造产业、新型现代矿业精深加工产业三大核心主导产业。“2”指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生产性服务产业两大配套产业。
5.新“三品一标”: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为基础,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新三品”。“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6.5115工程:即攀枝花加快建设5个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10个国家级(省级)特色康养村、100个康养旅居地和50个医养结合点。
7.四好农村公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8.金通工程:是乡(镇)及建制村通客车的提质升级版,将有统一的乡村客运标识、招呼站(牌)、车辆外观、从业人员标识。
9.三个圈层:指攀枝花市域、川西南滇西北、国内国际“三个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