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经济合作局 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经济合作工作要点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3-03-31 来源:tcj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各县(区)、钒钛高新区经济合作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中心:
现将《2023年全市经济合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攀枝花市经济合作局
2023年3月28日
2023年全市经济合作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攀枝花发展“两区三地一粮仓一门户”新定位新要求的起步之年,是深入实施市委总体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建设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的关键之年。全市经济合作系统要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发挥经济合作工作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为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体思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战略牵引,以工业强市、精明增长、城乡融合为战略重点,将2023年确定为“重大外资项目招引攻坚年”和“服务业发展突破年”,持续树牢“以项目论能力、以项目论作风、以项目论实绩”的理念,鲜明“发展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导向,扎实开展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专项行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一批能级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优质产业化项目,全力以赴端好“铁饭碗”、做强“钛钒碗”、创造“金饭碗”,推动我市加快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本原则:将“产业跟着资源走,招商跟着链条走”作为经济合作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充分发挥我市在钒钛钢铁、风光水储、阳光康养等产业方面无可替代的“资源端”优势,进一步摸清我市在产业配套、资源储备、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家底”,高水平谋划招商,高质量策划项目,不断凸显特色资源对产业项目的“黏性”作用,配套产业对投资的“聚宝”作用。坚持把领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突出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并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围绕现有龙头企业和产业格局,不断建圈强链,补链延链,加快优势产业项目集聚,力争形成规模效应,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把对外合作转化为项目合作。抢抓对外交通“大改观”和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的重大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合作,广泛构建“藤蔓式”招商网络,借势借力讲好“攀枝花故事”,接续涵养客商资源、收集投资信息,促成项目合作。坚持把投资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本,达产达效为纲,不断强化企业服务职能,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千方百计确保签约项目落得下、推得快、建得好,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效。
目标任务:2023年全市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不低于360亿元。其中: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不低于180亿元,制造业新增实际投资不低于10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到资(FDI)不低于500万美元;新签约引进项目投资额不低于1000亿元,新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不少于36个以上。其中:10(含)—30亿元省外重大产业化项目不少于5个,30亿元(含)以上省外重大产业化项目不少于1个;确保2021—2022年省级平台活动签约投资5亿元(含)以上督办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分别不低于90%、80%和30%。
一、鲜明项目招引方向,实施靶向发力
(一)聚力招引“产业引领性”项目。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对“三类500强”、央企、知名国企、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拉网式”摸排,全方位梳理企业投资和产业布局情况,研判分析企业投资趋势,高频互动,密切往来,积极推动有重大在谈项目或有投资、增资意向的企业赴攀考察对接。动态更新目标企业目录,分类施策、重点促进,力争引进链主级企业和引领性项目,带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强化与已在攀投资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络,着力挖潜扩大现有投资规模,着力补短引进配套产业项目,积极做大现有产业规模,合力培育一批链主级企业和核心配套项目。
(二)重点促进“产业契合型”项目。围绕我市构建“4+1”现代特色农业体系、“2+3”现代工业体系、“3+1”现代服务业体系需要和打造“天府第二粮仓”,钒钛钢铁、清洁能源两大千亿产业等战略目标,突出细分重点领域,聚焦产业薄弱环节,持续修订完善产业链全景图、发展路径图和招商指导目录“两图一目录”。依托县(区)、钒钛高新区主导产业优势和辖区产业特点,着力谋划引进一批特色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功能拓展、钢铁钒钛材料、清洁能源、石墨加工、循环经济、现代物流、康养文旅等领域契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项目,持续巩固提升现有产业规模,强化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补齐提升薄弱缺失环节。
(三)主动布局“未来赛道型”项目。紧盯产业发展态势和科技新前沿,结合我市产业特色和发展需要,主动布局“未来赛道”。着力引进氢燃料电池及汽车等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项目、钒电池制造及示范应用项目,建实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打造中国“钒电之都”。要主动对接氢能、钒电等新兴行业和领域“独角兽”“瞪羚”型企业,紧跟相关“跨越型”“颠覆型”项目,紧追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等创新资源,不断促进相关行业创新要素在攀汇聚,争取培育经济增长新的“爆发点”,实现弯道超车。
(四)积极跟进“服务赋能型”项目。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攀西科技产业园等基础硬件设施建成,大力招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仓储物流、信息传输等“轻资产”型生产性服务企业,促进生产服务性企业与我市生产制造业相互渗透、协调融合。强化总部经济招引,将总部经济打造成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推动企业在攀设立集团总部、区域总部以及销售、结算、研发等功能性总部。引进文化、旅游、养老、体育等产业优质项目,推动我市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位势。
(五)踊跃拼抢“外资利用型”项目。抢抓中老班列开通机遇,主动跟进省经济合作局关于“重大外资项目招引攻坚年”有关决策部署,积极参加省级层面组织的外资招引活动,广泛收集东盟、港澳台等地区外商投资信息,包装策划推介一批外商投资项目,积极促成外商在攀投资兴业,不断扩大现有外资企业规模。对我市现有外资企业逐个进行梳理核实,实施“一对一”服务和“清单式”管理,摸清企业现有存量,找准潜在增量,积极引导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和投资扩产,挖掘存量“二次招商”。
二、强化项目招引举措,奋力招强引优
(一)强化赴外招商。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优化调整,不断加大赴外招商的频次和力度,发扬“到处嗅、扑上去、死咬住、拖回来、吞下去”的“狼性”招商精神,广泛组织招商小分队赴成渝、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投资讯息收集和“叩门”招商,对外广发“城市名片”和“产业名片”。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线上、电话等“不见面”方式对接的意向合作企业、项目做到应访尽访、应谈尽谈。精心策划好赴外小分队招商方案,结合拜访企业提前谋划好拟合作项目,创新形式举办“小、专、精”精准对接,常态化赴外举办“招商圆桌会、项目洽谈会”,全方位提升赴外招商质效。
(二)强化联动招商。加强市、县(区)上下联动招商,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共推共促项目的良好格局。县(区)层面发挥好项目招引“主阵地”作用,广泛洽谈对接企业形成一批合作意向,市级层面要做好项目招引的“高位推动”作用,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梗阻”问题积极进行协调解决,因势利导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发挥好经合部门对招商引资的统筹作用,做好与产业部门、审批部门、要素保障部门横向联动招商,广泛邀请相关部门参与赴外小分队招商和项目对接洽谈等项目招引前端工作,做到对项目投资提前介入、提早掌握、靠前服务。支持县(区)、园区之间加强信息共享,对本辖区暂不能承载的项目进行互相推荐、有序流转。
(三)强化区域招商。围绕“三个圈层”战略空间,全面梳理市域“内圈”企业对外需求,结合企业需求和产业承载谋划招引契合我市企业发展的配套产业项目,积极引导市域企业之间抱团发展、协同发展,避免恶性竞争,互相压价。做好凉山、大理、丽江、楚雄等周边城市产业、市场、要素等情况调研,分析研判我市在金沙江区域“中圈”所处的产业态势,结合我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借助区域医疗、教育方面“高地”优势,策划引进一批配套产业项目和吸聚周边人口的消费服务性项目。广泛关注成渝贵昆“外圈”经济发展动态,加大面向“外圈”投资推介力度,大力引进西南地区的主导产业项目,培育示范引领项目,主动融入成渝贵昆“经济圈”。
(四)强化平台招商。牵头办好年内各类招商平台活动,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积极组团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科博会等省级重大平台活动,借势借力做好以会招商、以展招商。借助平台活动举办“东风”,广泛开展城市宣传、产业推介、客商登门对接、项目对接促进。提前谋划储备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在省级平台进行签约。按照市级“搭台”,县(区)、园区“唱戏”原则做好会展活动的展览展示工作,对外讲好“攀枝花故事”,充分宣传展示我市产业发展、自然禀赋、城市面貌、社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美好愿景。
(五)强化驻点招商。不断健全完善驻宝鸡投资促进中心、驻广州投资促进中心的机构职能和人员配置,发挥好省、市两级驻外办事处“桥头堡”作用,分批选派懂经济、懂产业、懂政策、懂企业、懂谈判的招商人员到驻外办事处挂职开展驻点招商,对接企业,搭建桥梁,挖掘第一手项目信息,涵养优质客商资源。持续织密“藤蔓式”招商渠道网络,加强与市外各类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发挥其联络对接和引导建议作用,广泛搜集外围产业信息、市场资讯、企业动态,开展好委托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不断推动信息资源、渠道资源向投资资源、项目资源转化。
(六)强化资本招商。发挥好资本促进招商引资、扶持新兴产业、助推经济转型作用,密切关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动态,分析研判资金流向,策划引进资本招商项目。加强与市城投、市国投、市花投等资本运营平台公司和国有银行、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力度,依托平台公司、金融机构对社会资本的聚合作用,广泛开展资本招商,围绕投资前期、中期、后期全链条打造“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资本招商闭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项目招引、产业培育共融共生、协同发展。
(七)强化存量资产招商。切实履行经济合作部门在盘活存量资产工作领导小组中的承担的职能职责,发挥好招商引资工作在盘活我市闲置商业体、存土量体和矿产资源、僵尸企业等存量资产中起到的“活水注入”作用。坚持摸清家底、因企施策、先易后难原则,全方位梳理排查我市各类闲置资产情况,研判筛选可以对外开展合作的存量资产,一企一策策划包装一批存量资产招商引资项目,创造性探索域内、域外企业共同开展存量资产盘活合作新模式,广泛筑渠引流、润泽存量,扩大有效投资。
(八)强化“一把手”招商。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树立项目招引“首位”意识,统筹推动县区、园区和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参与招商引资、亲自与客商洽谈、亲自推动项目落地,以上率下推动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要在广泛对接洽谈的基础上筛选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找出项目“卡脖子”问题,做实主要负责同志“谈什么,促什么”,最大限度发挥“一把手”在项目招引和促进中起到“临门一脚”和“拍板定调”的作用,提升项目促进实效。
三、抓好项目服务保障,优化投资生态
(一)实施项目“生成期”精准服务。对近年签约的重点招商项目进行全方位梳理研判,对“签而未落”的项目绘制落地建设推进图,实施精细管理、挂图作战,联动各级各部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指派专员开展代办、领办、陪办等“保姆式”服务,千方百计推动项目极速审批、快速开工。对投资额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进行市、县(区)联动专项促进。坚持成熟一个开工一个,适时筛选优质项目参加省级招商引资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广泛宣传项目促进成效,提振项目投资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做好项目“全周期”伴随服务。创新方式畅通政企交流沟通渠道,持续构建亲商、爱商、安商的营商环境,坚持助企纾困、全时护航,常态化开展“进千企”活动、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全覆盖走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全方位收集企业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营上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大企业困难问题分析研判力度,能县(区)级层面解决得及时研究解决,对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发挥好企业座谈会的“会商协调”作用,分级分类进行协调解决,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四、激发招商内生动力,凝聚招商合力
(一)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导督促县(区)、钒钛高新区按照“对接洽谈—实地考察—部门会审—综合评估—签订协议”的程序制定完善相应的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制定《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协议参考模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协议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投资企业(客商)及时履行合同义务。制定印发《攀枝花市工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签约会商制度(试行)》,充分发挥会商制度的预审、预判作用,变事后调整为事前预判,提高项目签约质量,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提升项目投资效益。
(二)改进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一个目标、三套机制、N张清单”的“1+3+N”工作推进机制,聚焦全年工作目标,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周检测、月调度、季盘点”机制,对到位资金、督办指标实行“月统计、月通报”机制,对外商投资实施“周统计、旬分析、月调度、季例会”机制,确保在谈、在建、促投产重大项目和各项招商指标任务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分类建档、分级调度、统筹推进。切实加强县(区)、钒钛高新区招商工作动态跟进、分析研判、督导落实力度,狠抓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四张清单、六项机制”中牵头和配合事项落实。
(三)优化考核激励体系。突出考核激励强化向心力,进一步优化完善《攀枝花市招商引资工作考评体系》,强化直接利用外商投资(FDI)、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等方面的考核权重。优化市级各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综合目标绩效考评体系,突出奖优罚劣,激励攻坚克难,从考评制度上激励各级各部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市上下形成“投身招商、支持招商、促进招商”的浓厚氛围。持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鼓励县(区)、钒钛高新区优质招商引资项目积极申报省级财政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激励奖补资金。
(四)提升综合招商能力。强化招商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专家授课、现场观摩、交流学习等方式,分层分类开展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统筹做好招商引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招商干部综合素质,形成一批专业化“投资顾问”。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有关要求,鼓励招商干部围绕经济合作工作更好促进我市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等课题,深化思考,加强调研,形成一批优质课题调研成果。加强干部轮岗学习和顶岗锻炼,适时开展上挂下派交流,组织一批招商干部赴驻外机构、企业、园区交流任职,着力提升招商实战能力。
(五)防范化解招商风险。切实做好招商引资项目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隐性债务风险和决策风险的防范工作。加强投资企业资信背景审查,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协议审查,合理测算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政府投入和项目产出,完善防范项目风险相关措施,实现量力而行,审慎签约。发挥好党风廉政建设对经济合作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落实好经合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和作风建设各项要求,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整治,坚决防止以招商引资名义搞利益输送,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