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服务 > 投资服务 > 投资导向

四川医药产业投资促进分析报告

来源:投促局     发布时间:2018-03-16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四川医药产业投资促进分析报告

投资促进一处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包括:药材种养业、医药研发、医药工业(涉及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生物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制药机械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8个门类)、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在此重点涉及医药工业和医疗服务。

  

一、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趋势

  

(一)发展现状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世界大多数国家均高度重视,给以严格监管和政策支持。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医药健康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据普华永道PwC健康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健康市场报告显示, 医疗开支全球GDP占比持续增长,全球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会达到9.56万亿美元。

  

 

  

clip_image001.png

  

目前,全球医药产业呈现积聚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中国等地区,其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欧盟企业生物医药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超过95%,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只占不到5%。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医药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政府对于医疗健康领域更加关注,医疗保险所覆盖的人群将在未来持续增长,因而在国际医药市场药物消费支出中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大。

  

    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关系到民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其需求随着各国收入增长、技术进步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经济学家们预测,伴随人类收入的持续增长与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医疗服务供需矛盾也成为一项全球性难题。作为应对,社会资本办医成为各国缓解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共同选择。过去二十年中,无论是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还是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医疗服务领域均表现出同一趋势——营利性医院数量快速增长。美国、德国等国均出现了大量公立或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向营利性医院转化的情况。

  

(二)发展趋势

  

1.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产业外延不断扩展。主要表现在:创新药物重心由化学方式、化学药物向生物方式、生物技术药物转变;传统诊断技术向分子诊断技术转变,传感技术、穿戴式设备、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新兴信息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健康服务、个体化医疗不断融合发展,医患险多方共赢商业保险等全新医疗商业模式的出现,正在改变传统诊疗模式,形成医学第三方服务、移动健康、远程医疗、精准医疗等新业态,产业外延不断扩展。

  

2.国际医药巨头并购加剧,新的产业格局加速形成。2015年以来,差不多全球排名前10的医药公司纷纷展开并购。这次并购潮改变过去以做大为目的,而是以做强为主要导向。如:葛兰素史克(GSK)与诺华进行资产置换,GSK将肿瘤事业部整体出售给诺华,而GSK将获得诺华除流感疫苗以外的疫苗业务。拜耳与默克之间也是相似的交易。拜耳计划以142亿美元收购默克旗下的消费保健部门,默克通过这一并购,获得拜耳方面对其治疗性药物研发的支持,将业务进一步集中至研发领域。从全球格局来看,并购热潮将会使强者更强,由此产生新的产业格局。

  

3.国际医药巨头本土化加速,新的合作局面正在形成。目前,世界大的制药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合作范围,使自己的产品能够更稳固地占领市场。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同发展中国家合作,直接在发展中国家办厂,或者直接并购本土企业,实现快速抢滩。利用发展中国家药物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优势,同时结合自身的研发优势,这些大药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种合作关系的形成,将不仅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制药公司保持与扩大市场份额,而且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的民族医药产业。中国作为新兴的医药市场,正成为跨国制药公司争相投资的焦点。如:拜耳在2014年底作价36亿美金收购滇虹药业(此项收购为拜耳奠定了在中国皮肤科非处方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4.外包业务日益兴盛,中国医药研发市场迅速发展。受金融危机影响等因素,医药产业在并购之外的另一大趋势是外包业务日益兴盛。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行业委员会预测,到2015年底,中国本土医药研发外包相关业务规模总量预计将达110亿元。中国已超越印度成为世界医药研发服务业的首选地。美国礼来早期新药临床试验任务的20-30%已外包到中国市场,约50%的美国大型生物医药企业向新兴市场国家外包其研发业务。拜耳先灵、诺和诺德、阿斯利康、诺华、罗氏、默克雪兰诺、伯乐、辉瑞、孟山都先后宣布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成立研发基地。

  

二、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国之一。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和原料药生产国

  

2014年,我国医药工业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各工业大类中位居前列。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增速较上年放缓,但仍显著高于工业整体水平。随着发展环境变化,医药工业发展正在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14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增速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高于工业整体增速4.2个百分点,在各工业大类中位居前列。医药工业增加值在整体工业所占比重达到2.8%,较上年增长0.18个百分点,显示医药工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clip_image003.jpg

  

2014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53.16亿元,同比增长13.05%,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6.05个百分点,但较上年降低4.85个百分点,自2013年增速低于20%后,进一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各子行业中,中药饮片、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生物药品、中成药的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化学制药、制药机械工业等其他3个子行业的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clip_image005.png

  

医药企业盈利水平基本稳定。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60.69亿元,同比增长12.26%,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8.96个百分点,但较上年降低5.34个百分点,与主营业务收入同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主营收入利润率为10.02%,较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基本稳定。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中,约10%的企业出现亏损。各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化药制剂主营收入利润率较上年略有增长,其余子行业利润率均较上年有所下降。

  

 

  

clip_image007.png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较快增长。截至2014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2443个,其中医院25865个(其中非公立医院1.3万个,占全国医院总数的近50%),乡镇卫生院3689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26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884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75个。卫生技术人员73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82万人,注册护士292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52万张,其中医院484万张(非公立医院床位数83.7万张,约占全国医院床位总数的17%),乡镇卫生院117万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2万个,社区服务站11.4万个。年末全国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8万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4万个。社会服务床位586.5万张,其中养老床位551.4万张。全年民营医院门诊量3.2亿人次,仅占全国的10.8%,出院人数2000万人次,占全国的13.3%。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还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弱,结构分布不合理,医药企业竞争力不够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医疗服务供需矛盾、医患矛盾突出,民营医院规模小、影响力有限等问题。

  

(二)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我国医药产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具有潜力巨大、健康、快速发展的特点。同时,医药产业在快速成长后出现增速放缓,这正契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增长进入换挡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行业发展主要依靠改革、调整和创新驱动。据预测,2015年医药工业的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分别为13%和12%左右(最近五年的增速高值分别为26%和32%)。预计2016年的医药工业增速会继续放缓,特别是传统化学制药增长速度将逐步放慢,中药和生物药品将成为行业主要增长点。化学药物、中药和生物药品将三分天下,形成新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我国未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1.医药需求快速增长,产业投资更加活跃。由于人口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居民支付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医药市场已在2014年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据测算,中国药品市场的规模已由2007年的3,633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12,45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9.25%。预计未来十年,医药市场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也会更快。据有关专家预测,仅健康管理市场一项就高达600亿元规模。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医疗市场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医药行业的运营效率,这为医药企业和投资机构布局医疗服务,参与药房托管和社会资本办医提供了好时机。同时,近期全球药品专利保护期集中到期,加之罕见病药物、儿童用药等新兴医药市场的兴起,也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和产业投资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此外,生命科学家与创业投资的结合,推动创新创业企业不断涌现,造就了千骥创投等专注于生物医药的创投公司,加大了医药产业的投资力度。

  

    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为医药行业的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产业投资打开了更大的空间。来自清科集团的调研数据表明,去年仅移动医疗领域的投资,发展增速就高达70%。如:我国互联网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公司(简称BAT)均介入移动医疗领域,先后建立或投资了阿里健康云医院、百度“药直达”O2O平台和挂号网(最近,腾讯公司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互联网+”达成全面深层合作,透露正在尝试建立智慧医疗项目)。第三方快递公司进入医药物流领域也成为大势所趋。如:顺丰已开通广州-厦门-上海的医药冷运干线,此外,还有德邦、新邦等快运公司也在介入药品配送。

  

2.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集群发展趋势显著。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基本药物主要品种销售居前20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应达到80% 以上。在上述政策引导下,预计未来医药产业整合力度加大,企业之间优胜劣汰加剧,从而推动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我国着力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集群,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出现集聚发展态势。如:北京亦庄医药园聚集了80多家医药企业;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引进了葛兰素史克、强生、施贵宝、罗氏、扬子江、天士力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深圳形成了以华大基因、深圳迈瑞、深圳海普瑞为龙头的基因、医疗器械、生物技术药物等前沿产业集群;江苏省泰州市依托中国医药城,构建了疫苗、基因工程药、化学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保健品等六大特色产业链,形成了功能清晰的医药产业集群。

  

3.医药产业向大健康产业领域延伸。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大健康产业需求不断增加,一些制药企业已涉足和发力大健康产业并取得成功(如:天士力、华润三九、云南白药等)。医药产业向其他领域拓展,对提升医药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品牌效应都有很大的帮助。据预测,未来我国医药产业将更广泛地向大健康产业延伸。

  

4.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持续活跃。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同时,国家药监局实施新版GMP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动了医药企业兼并重组。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内医药行业兼并重组项目有250起以上,交易金额600亿元以上。重大兼并项目包括:上海莱士以47.6亿元收购同路生物90%的股权,绿叶制药以36.8亿元收购嘉林药业58%的股权等。上市公司在并购交易中发挥主导作用,年内近半数医药上市公司开展了购并重组,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成为兼并重组的重要方式。同时,一些医药上市公司开始探索新的并购模式--通过设立投资并购基金的方式购买资产。去年迄今参与设立并购基金的药企有北大医药、阳普医疗、上海凯宝等多家药企,资金规模均超过1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非医药企业,如地产业、科技公司也相继跻身兼并浪潮中,例如:东软集团通过收购,向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市场布局;宜华地产收购众安康开始涉足医疗,并更名为宜华健康;南京高科与中钰创投共同发起设立“中钰高科健康产业并购投资基金”,借此拓展大健康领域相关业务,加快推进产业战略转型。

  

大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也在加快。如:近期,阿里巴巴集团与全球十大药企之一的默沙东达成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将在专业医疗仓储、慢性病管理云端数据存储以及健康数据分析等云计算业务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总之,企业之间整合资源,开展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将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四川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机遇

  

我省对医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以生物医药为主体和核心的生物产业列入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扶持。

  

(一)四川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2014年,我省医药工业虽然较前几年增幅趋缓,个别指标增幅下滑,但总体运行正常,平稳增长。据对全省385户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统计,2014年1-12月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24.26亿元,同比增长14.79%;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完成1175.40亿元,同比增长14.97%。1-12月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47.37亿元,同比增长12.75%(排全国第八位);实现利润总额累计108.70亿元,同比增长9.08% (排全国第八位);实现利税总额累计173.96亿元,同比增长9.59%;资产总计1042.99亿元,同比增长9.95%。

  

 

  

2014年1-12月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统计表

  

类  别

  

累计完成额(亿元)

  

同比增长

  

总产值

  

1224.26

  

14.79%

  

工业销售产值

  

1175.40

  

14.97%

  

出口交货值

  

14.57

  

增长7.89%

  

主营业务收入

  

1147.37(排全国第八位)

  

12.75%

  

实现利润

  

108.70(排全国第八位)

  

9.08%

  

实现利税

  

173.96

  

9.59%

  

资产总计

  

1042.99

  

9.95%

  

 

  

据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2014年,四川省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07.96亿元,同比增长9.33%, 排全国第三位,占全省医药工业50.47%,占全国比重7.01%;化学药制剂完成237.13亿元,同比增长15.60%,排全国第十位;化学原料药完成95.64亿元,同比增长12.01%,排全国第十二位;生物生化完成94.46亿元,同比增长13.46%,排全国第八位;医疗仪器完成48.35亿元,同比增长12.05%,排全国第十三位。

  

2015年一季度,我省医药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对全省399户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累计统计,完成总产值332.50亿元,同比增长9.50%(增速较上年下降3.1%);完成工业增加值109.70亿元,同比增长10.30%(增速较上年下降3.4%);完成销售产值320.00亿元,同比增长10.40%;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04.20亿元,同比增长10.30%;实现利润总额26.40亿元,同比增长13.30%;实现利税总额41.70亿元,同比增长11.50%;资产总计1037.20亿元,同比增长21.00%。 

  

在医疗服务方面,截至2014年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达78192家,医院总数达到1815所(其中三级医院125所,二级医院440所),比去年同期增长5.77%;医疗卫生机构全年总诊疗人次达4.45亿人次(其中医院全年总诊疗人次达到1.52亿人次,同比增长10%左右);医疗卫生机构全年出院人数达到1500万人(其中医院全年出院人数达到983万人)。目前,我省拥有三甲医院20多家,其中华西医院在口腔科、眼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皮肤外科等类别上拥有较高知名度;还有四川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特需医疗部、四川省人民医院金卡医院等多家涉外医院。

  

2.主要优势

  

一是产业基础较强。四川省是科技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全国第一个生物技术产业化示范省,全国第一个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2014年,四川省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8位, 仅次于山东、江苏、河南、广东、吉林、浙江和江西,占全国比重约4.1%。

  

二是拥有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四川拥有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399户,产值上亿元医药工业企业218户,其中科伦药业、禾润制药、依科制药、好医生药业、大千药业、逢春制药、天德制药7家企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拥有心血康、人血白蛋白、乐力钙、抗病毒颗粒等近30个单品种过亿元的优势产品(其中“地奥心血康胶囊”在荷兰获得上市许可,成功实现了我国治疗性中药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零的突破;国药集团成都生物制品所研发和生产的乙脑减毒活疫苗生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认证,进入联合国机构药品采购清单,成为国内首家获得WHO预认证的中国疫苗企业)。我省大输液、血液制品等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3。德国拜耳、西门子, 美国GE、赛金和我国的中国医药集团、扬子江药业、华润医药集团、北京同仁堂、太极集团、恒瑞医药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相继落户四川并不断增资。

  

三是中医药产业优势突出。据全国第三次中药材资源普查显示,四川省有天然中药材5042种,在全国重点普查的430余种常用中药材中,四川就有383种,药材蕴藏量居中国第一位。2014年,省中药材种植面积248.8万亩,产量达83.75万吨,产值122.27亿元,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吉林省和山东省。四川拥有一批具有中药生产实力的企业,如康弘、迪奥、新荷花等,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药品牌,其中“川芎”、“江油附子”、“地奥心血康胶囊”、“百裕银杏内酯注射液”等10余个中成药品种销售收入过亿元。

  

四是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资源。在四川省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医药研究机构和人才,拥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等60多个医药科研院所, 已形成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工业化生产全过程的研发生产体系。近年来,我省科研成果大幅度增加,其中疫苗、生物治疗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是市场需求量大辐射广。四川是西部最大的医疗消费省,医疗机构数和总诊疗人次数均居西部第一。此外,我省医药卫生服务还覆盖了西藏、云南、贵州、重庆、宁夏、青海、甘肃、陕西、新疆在内的14个省市100多个地区,这为外来企业投资带来难得的机遇。

  

3.主要劣势。一是新药研制与开发能力较弱。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化学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其中90%以上为仿制药,四川省医药新产品的开发也以仿制品种为主,创新药品研制开发能力、新药成果转化和经济效益都较弱。二是中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开拓不够。国内中药市场需求高速增长,中药产品销售情况良好,企业往往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对产品出口重视不够。同时,四川省开放的时间滞后于沿海地区,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还不够强,因此还没有将国际市场作为突出的发展重点, 我省中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开拓空间还很大。三是各方面优势尚需整合。目前,四川具有的资源、产业、科研和市场优势还没有充分整合,总体效益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我省资源优势向医药工业竞争优势的转化、产业优势与商贸优势的联动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关联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待强化。生物医药是新药创新的主要来源和未来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四川生物医药产业起步晚、产业基础弱,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层面,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四川省医药产业的发展机遇

  

四川省是中国天然植物药材的主产地,因此,国内外医药企业将自身的资金、技术、市场营销和管理优势与四川省的资源、产业基础、人才及政策优势相结合,投资综合效益将会得到充分显现。四川省突出有三大机遇和潜力:

  

一是领先医药技术转化、生产及加工的机遇和潜力。四川省在植物药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医学材料技术等多项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备成规模生产转化的条件。同时,四川省在医药产业具有强劲的人才优势和突出的劳动力优势,这为建立GLP实验室和研发成果转化、产品生产及加工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是利用现有医药设备产能的机遇和潜力。总体上看,四川省医药产业制药设备利用率不足,有很多技术含量高,先进的生产设备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同时,四川省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不少四川本地医药企业也愿意与国内外先进企业联手发展,尤其在来料加工、委托加工方面,双方合作空间很大。

  

三是开发医药市场的机遇和潜力。目前,中国在世界医药销售市场所占比例很小,在医药卫生支出所占GDP比例方面,还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距很大(据2014年统计数据,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百分比达16.2%,居全球第1位,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百分比仅4.6%,居全球第145位)。特别是国家新医改政策对医药需求的拉动,使得我国的医疗卫生市场还有充分的空间可以发展。投资四川省医药行业,其市场无疑将辐射至整个西部乃至全国,必将会分享中国医药扩大带来的潜在收益。

  

四、中央到地方的多层面政策支持

  

(一)国家支持政策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生物医药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国家通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医药工业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2年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包括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在内的七大保障措施

  

2012年7月,国务院以国发〔2012〕28号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明确将生物医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

  

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提出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达到8万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健康领域,出台了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优化投融资引导、完善财税价格政策等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4年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考虑,持续提高社会办医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特别提出,支持并优先选择社会信誉好、具有较强管理服务能力的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部分公立医院(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的改制重组。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规划指出,中医药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务院将遴选可持续发展项目,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影响力。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瞄准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等支撑与保障措施。

  

2015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五项指导意见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进一步降低社会资本参与社会办医的“门槛”:一要简化医疗机构设立审批,取消床位规模等前置条件,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医疗资源规划,取消数量和地点限制;二要支持通过股权、项目融资等筹集社会办医开办费和发展资金,将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纳入政府补助;三要探索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建立区域性检验检查中心,面向所有医疗机构开放,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四要落实社会办医各项税收优惠,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在职称评定、课题招标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五要完善监管,建立退出机制,严打非法行医、过度医疗等。

  

(二)四川省支持政策

  

为加快推动四川医药产业发展,我省组建了由省领导挂帅,省经信委、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四川省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定期研究协调医药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和相关政策。为推进健康服务发展,我省成立了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作小组,除省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民政厅、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等成员单位外,近期还增加了省委编办、省外事侨务办和省投资促进局3个单位作为成员单位。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均将生物医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点。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最新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作为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南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依据。我省还设立了每年2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都可申请支持。

  

    2014年2月,省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4〕14号),提出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健康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到2017年超过7%,到2020年达到10%左右,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推动医养融合发展。通知明确了五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实行“非禁即入”;二是加强财政、土地和规划布局保障;三是创新投融资引导方式,建立健全由政府引导、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资金运行模式;四是落实税收价格政策;五是完善推进和监管机制。

      2014年12月,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民政厅、财政厅等10个部门下发《关于印发<社会办医促进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卫办发〔2014〕425号),明确促进社会办医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在放宽办医条件、放开大型设备配置限制、畅通审批流程、强化对口支援、落实价格政策、完善土地政策、优化财税政策、完善投融资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促进,仅2015年一季度,全省新增非公立医院机构达到132个,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31157 张,占全省非公医疗机构床位37.21%)。

  

2015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20号),提出到2020年我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包含生产、流通和服务业全口径医药产业规模迈上5000亿元,将四川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医药产业创新高地、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和健康服务业基地,并在财税,科研成果转化及人才促进,公共采购、价格及市场推广、投融资及信贷等方面对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多项具体支持政策。如: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的药品以及拥有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和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重大医疗器械创新产品首次在川产业化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奖励;对创新投资进行风险补偿;对兼并重组省内企业并继续保留原有药品批文和技改扩能的,比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对收购资金折算资金成本,并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支持设立医药产业创新、创投基金。

  

省卫生计生委还制定了《四川省医药健康产业招商引资指南》,公布了充分预留规划空间、放宽社会办医条件、鼓励优质资源延伸发展、全面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推进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加大设备配置支持力度、社会办医“品牌”扶持等促进社会办医具体政策措施。在药械采购方面,提出积极支持来川投资医药产业的企业,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鼓励医疗机构采购使用相关药品。

  

五、投资促进工作重点

  

(一)重点目标区域

  

国际:主要关注美加、欧盟、日韩

  

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地区是重点目标区域,其中尤其以长三角最为强势,优质企业云集。

  

(二)重点目标企业(详见附表)

  

1、外资企业

  

医药制造:美国强生、辉瑞、默沙东、吉列德、安进、礼来、百时美施贵宝、碧迪;德国拜耳、默克、柏林化学、费森尤斯卡比;日本三菱化学、武田、第一三共、安斯泰来、大冢控股;瑞士诺华、罗氏;英国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法国赛诺非-安万特、施维雅;丹麦诺和诺德、灵北;西班牙金武制药;以色列梯瓦;加拿大威朗制药

  

医疗器械:美国美敦力、百特医疗;日本欧姆龙;韩国延吉喜来健

  

医疗服务:美国联合健康集团、快捷药方控股公司、 康德乐、CHS公司、HCA公司、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德国费森尤斯集团、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德国心脏和糖尿病中心;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2、内资企业:

  

长三角经济区:

  

医药制造:上海医药集团、复星医药、先声药业、海正药业、康恩贝制药、浙江京新、浙江贝达药业、苏中药业集团

  

医疗器械:鱼跃医疗、上海联影、江苏美时医疗

  

医疗服务: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厦门长庚医院

  

京津冀经济区:

  

医药制造:天津医药集团、天士力制药、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北京天坛生物制品、华北制药集团、天津和泽生物科技、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

  

医疗器械:天津九安医疗、北京乐普医疗      

  

医疗服务:北京协和医院

  

珠三角经济区:

  

医药制造:广州医药集团、深圳立健、华大基因、深圳海普瑞、康美药业

  

医疗器械:深圳迈瑞、威尔科技

  

医疗服务:南方医院、华夏医疗集团

  

东北地区:

  

医药制造:哈药集团、葵花药业、长春高新、长春金赛药业  

  

医疗器械:东软股份

  

其他地区

  

医药制造:威高集团、九州通医药、山东泰诺药业、滇虹药业、重庆智飞生物制品  

  

医疗器械:山东新华医疗器械集团、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

  

(三)重点承接市州园区

  

1、重点承接市州:成都、眉山、资阳、绵阳、泸州、遂宁、广元  

  

2、重点承接园区:新川创新科技园、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眉山经济开发区、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绵阳出口加工区、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遂宁经济开发区、广元经济开发区

  

(四)重点跟踪项目

  

1.万达集团(成都)天府新区国际医院和商业中心及配套新城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已签正式协议)

  

2.复星集团“雅安健康管理中心”项目(总投资预计约7亿元,已签框架协议)

  

3.天士力集团在川一揽子项目(在川建立大健康产业示范点及西南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和药材种植基地等,在谈)

  

4.上海医药集团在川合作一揽子项目(包括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等共建医药研发基地,在眉山建立国家药效学评价中心,拟选址建立医疗器械生产、维护基地等,在谈)

  

5.三胞集团在川投资项目(雅安康养基地、收购四川本地医院等,在谈)

  

6.德国心脏和糖尿病中心与四川省医院合作项目(在谈)

  

六、工作建议

  

立足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2015年四川医药产业发展和投资促进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坚定信心,抓住投资促进新机遇。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将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更加关注生命健康, 更加重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此外,新医改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外资企业来华扩张加剧,新技术、新业态不断出现等发展趋势,都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提供健康、生态、环保产品为目标的医药产业提供了产业增长的空间和新的投资促进机遇。全省医药产业投资促进系统应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把握机遇,推动我省医药产业及其投资促进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 四川正好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这对我省医药产业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针对我省医药产业国际市场开拓不够、企业竞争优势不足的弱点,建议在国家战略带动下,积极推动本地医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融入沿线多国多地经济,打开国际国内大市场,帮助本地企业做强做大。

  

(二)提前谋划医药产业投资促进规划,引导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四川医药产业目前还存在分布较散、布局较乱、企业较小的问题。建议我省投资促进系统积极参与制定“十三五”医药产业投资促进规划,提前谋划全省医药产业布局,吸引国内外龙头进驻我省重点医药产业园区,形成医药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进驻必将产生较大的带动效应,吸引国内大批产业企业落户四川,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集群,从而把我省的医药产业带上一个更高的发展台阶。

  

    (三)增强产业支撑保障,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互联网+)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建议我省积极参与全国远程医疗政策试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移动医疗”、“智慧医疗”、“未来医院”等项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目前,医药物流配送是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建议我省在引进龙头医药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优质医药物流企业,如:上海医药股份公司、九州通集团和顺丰、德邦、新邦等介入药品配送的快递企业,以弥补我省医药物流较弱的短板。此外,建议继续拓宽医药企业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发行债券和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为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协助出台一批政策措施,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生物产业是国家和我省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生物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的核心和主体,是新药创新的主要来源和未来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力量,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应引起我省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第一阶段,生物制药关键技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非常明显。我省生物医药产业起步晚,产业基础弱,还存在国际竞争力不强、新产品研制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建议我省借鉴欧洲国家政府与企业开发生物制药风险共担的成功经验,出台一系列包括资金、技术、土地、税收、人才、研发、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如:即将设立的“省重大引进项目专项扶持资金”向生物医药项目倾斜,鼓励设立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发展投资基金),为我省新兴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五)加强医药资源整合,提升产业竞争力。针对我省医药产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增速缓慢、整体优势尚未发挥等问题,建议通过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我省医药企业资源,加快优胜劣汰,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国际国内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十分活跃,建议投资促进部门专门包装推出一批并购项目,积极向有兼并意向的优质大企业推介,推动本地产业整合速度和力度。同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本地创新型医药企业的资金投入,通过资源整合形成更大的综合竞争实力,培育部分医药龙头企业,最终形成我省本土医药产业发展优势。

  

(六)加强各方联动,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建议全省医药产业投资促进机构联合三方面力量,借助三方面优势,建立互利共赢工作机制,尝试委托调研、代理招商、网络营销等方式,尽一切可能拓宽目标企业和项目信息来源,打开投资促进工作的新局面。

  

依靠力量:省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省发改委、经信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省级有关部门、省政府驻外办事处;相关国家或地区使领事馆商务处或政府经贸机构。

  

联合力量:相关市州园区、行业商协会、国际国内投资咨询机构

  

  1. 、重点联合的国外医药行业商协会
  2. 德国生物技术协会、中欧生物技术交流协会、日本制药工业协会、瑞士生物技术协会
  3. 、重点联合的国内省外医药行业商协会
  4. 中国中药协会、台湾生物产业发展协会、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南京生物医药谷
  5. 、重点联合的省内医药行业商协会
  6.  

配合力量:本地企业,已来川投资外来企业,配套、关联企业,部分掌握客商资源的亲朋好友。

  

 

  

    (以上产业分析已书面征求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卫生计生委、省医药行业协会意见)

  

 

  

附件:1.医药产业投资促进工作脉络表

  

      2.医药产业目标企业一览表

  

                       

  

 

  
 

  

 

  附件1

  

四川医药产业投资促进工作脉络表

  

目标区域

  

重点承接市州园区

  

重点联动商协会

  

重点跟踪项目

  

主要举措

  

备注

  

国际:美加、欧盟、日韩                   国内:山东、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河南、吉林、浙江、江西

  

重点市州:成都、眉山、资阳、绵阳、泸州、遂宁、广元

  

重点园区:新川创新科技园、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眉山经济开发区、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绵阳出口加工区、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遂宁经济开发区、广元经济开发区

  

中华医药协会、中国中药协会、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南京生物医药谷

  

1.万达集团(成都)天府新区国际医院和商业中心及配套新城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已签正式协议);2.复星集团“雅安健康管理中心”项目(总投资预计约7亿元,已签框架协议);3.天士力集团在川一揽子项目(在川建立大健康产业示范点及西南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和药材种植基地等,在谈);4.上海医药集团在川合作一揽子项目(包括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等共建医药研发基地,在眉山建立国家药效学评价中心,拟选址建立医疗器械生产、维护基地等,在谈);5.三胞集团在川投资项目(雅安康养基地、收购四川本地医院等,在谈);6.德国心脏和糖尿病中心与四川省医院合作项目(在谈)

  

1、突出重点,锁定促进目标;2、主动出击,定期登门对接;3、借脑借力,加强各方联动;4、借助平台,促进项目对接。

  

 

  

 

  
 

  

附件2

  

 

四川医药产业目标企业一览表

  

目标

  区域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美加

  

日韩

  

德国

  

瑞士

  

英国

  

法国

  

丹麦

  

长三角经济区

  

京津冀经济区

  

珠三角

  

经济区

  

东北 地区

  

其他

  

区域

  

目标企业

  

医药制造:美国强生、辉瑞、默沙东、吉列德、安进、百时美施贵宝、礼来、碧迪;加拿大威朗制药

  

医疗器械:美敦力、百特医疗

  

医疗服务:美国联合健康集团、快捷药方、 康德乐、CHS、HCA、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

  

医药制造:三菱化学、武田、第一三共、安斯泰来、大冢控股            医疗器械:日本欧姆龙、韩国延吉喜来健

  

医疗服务:国立癌症中心医院、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医药制造:默克、杰特环亚、柏林化学、费森尤斯卡比            医疗服务:费森尤斯集团、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德国心脏和糖尿病中心

  

医药 制造:

  

 

  

诺华、                                      罗氏

  

医药 制造:

  

 

  

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

  

医药 制造:

  

 

  

赛诺非-安万特、施维雅

  

医药 制造:

  

 

  

诺和诺德、灵北

  

医药制造:上海医药集团、复星医药、先声药业、海正药业、浙江康恩贝制药、浙江京新、浙江贝达药业、苏中药业集团             医疗器械:鱼跃医疗、上海联影、江苏美时医疗、医疗服务: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厦门长庚医院

  

医药制造:中国医药集团、天津医药集团、天士力制药、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北京天坛生物制品、华北制药集团 、天津和泽生物科技                  医疗器械:天津九安医疗、北京乐普医疗

  

医疗服务北京协和医院

  

医药制造广州医药、深圳立健、华大基因、深圳海普瑞、康美药业                医疗器械:深圳迈瑞、威尔科技

  

医疗服务:南方医院、华夏医疗集团

  

医药制造:哈药集团、葵花药业、长春高新、长春金赛药业              医疗器械:东软股份

  

医药制造:威高集团、九州通医药、泰诺药业、滇虹药业、重庆智飞生物制品                    医疗器械: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集团、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河南曙光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