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解读
来源:新华 发布时间:2020-05-25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提出七个关键领域的改革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体制保障和动力支撑。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布,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布。“相较于前两份文件,本次《意见》突出了新时代特征,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二震说。
《意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破除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意见》在国资监管国企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以及对扩大高水平开放等方面均提出具体举措,并首次将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列入中央综合性、基础性政策文件。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国有资本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备受社会关注。此次出台的《意见》,将巩固公有制经济和推动国企改革放在首位。“关键时期,更能看出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压舱石’‘顶梁柱’‘稳定器’作用”,“国有资本,是保大局、稳市场的关键”……有关人士对记者说。
“关于国企国资,‘混改’是《意见》中关键的一笔,《意见》提出了三个‘探索’,使未来国企改革路径更明确。”省内一家国有企业相关负责人如是评价。《意见》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充分竞争领域的国家出资企业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出资企业,探索将部分国有股权转化为优先股,强化国有资本收益功能;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对国有资本不再绝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实施更加灵活高效的监管制度。
混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决定着国有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化程度,而且事关进一步激发国企改革与国资监管的活力。这位企业负责人说,“混改就像一座桥梁,把近年来涉及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拼接了起来”,不论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还是建立更适应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离不开混改这片土壤。
将国有企业打造为一流企业,健全完善国企改革的“大环境”势在必行。对此,《意见》也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与此同时,《意见》提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健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营造有利于化解民营企业之间债务问题的市场环境;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实施重大国家战略等等。
“这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包括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有效解决融资难题等。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永刚告诉记者,本次《意见》是下一步市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江苏有望在市场化改革中继续走在前列,为民营经济创造提供更有力的系统性支撑。
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增加市场主体活力
要素,决定着经济禀赋,也决定着经济韧劲。商品和服务与要素市场有序流动,市场增值效应才能充分显现。《意见》强调,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并提出四大改革举措:“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
“相比于4月9日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本次《意见》聚焦土地、资本、劳动力三大要素市场化问题,提炼出了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举措。”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要素,改革将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源。“《意见》将‘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放到了突出位置,明确了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等任务。”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新华说,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制度,将成为下一步土地市场化改革的行动指南。
积极改革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承担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践行了《意见》中关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指导思想。下一步,将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推进土地要素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在此次深化市场化改革“组合拳”中,劳动力要素市场化也是一项重点。《意见》指出,促进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完善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跨所有制流动渠道。抓住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机制。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表示,尽力弥合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身份差别、收入差别、社会保障差别,让更多的人才在市场竞争和科技的创新一线拼搏。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意见》提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新高地;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以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八个多月以来,用源源不断的创新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例如,拥有国内多项首创首发优势的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宁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落地;苏州片区推出《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办法》;连云港港口在自贸区框架下,首次在国际过境集装箱业务上尝试“船车(站)直取”模式等。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宏认为,下一阶段自贸试验区将在政策制度设计上向更高水平探索,更加注重便利化与自由化并重、贸易促进与产业发展并重、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并重、区内发展与区外联动并重以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并重,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
此外,我省现有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158家,创造了全省1/2的经济总量和一半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全省4/5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作为双向开放的主阵地,近些年开发区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推进区域评估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与此同时,今年《外商投资法》实施,全省积极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相关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鼓励支持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
“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需要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江苏在制度型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张二震介绍,《意见》明确要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不仅包括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高端消费品,还有咨询、金融、保险、医疗等服务进口。此外,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领域,比如健全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提升对外投资质量;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