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82号提案答复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1-12-17     来源:市目标绩效办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第82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非遗重点项目建设、市场开发、品牌推广给予相关支持的建议

  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品牌推广、项目建设、市场开发等工作,充分利用“成都国际非遗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平台和渠道对我市重点非遗项目(资源)开展交流展示,广为展示。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中国苴却砚博物馆、攀枝花市罗氏兄弟石艺研究所(敬如石艺有限责任公司)等展示展演传承场(所)及传习中心(所)20 处(省级基地7处),积极开展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宣传、培训等活动。 

  二、关于加大财政预算,设立非遗传承发展专项资金的建议

  市、县(区)级财政每年均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非遗项目普查、挖掘、研究、保护、展示、宣传活动。自2018年至今,市级财政累计投入24.3 万元用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并每年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给予3000 元传习补贴;县(区)级财政投入累计 107.8 万元,用于非遗展示、传承场所建设、传习活动开展等工作,并积极推动各县(区)政府制定县(区)级传承人传习经费补助政策。

  三、关于在少数民族非遗培训中建议增加少数民族文字培训的建议

  市、县(区)各级政府和市、县(区)文广旅局、民族宗教委(局)非常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加大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约德节”“傈僳族婚礼” “苗族斗釜歌”等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保护中的使用和传承力度。盐边县红宝乡政府还专门选派了苗族青年到云南文山州参加苗族文字学习培训,回来后普及苗文,并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更好地记录传承非遗项目,累计人数已达1500人次。

  四、关于推动非遗文创产品市场开发等的建议

  市政府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充分挖掘我市独特非遗资源,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在保护中传承发展创新的具体举措,推动非遗项目保护与市场开发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成效显著。“苴却砚”、钛工艺制品、米易红糖、盐边油底肉、国胜茶等特色非遗产品已然成为各大展会上的“明星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市报送的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多次在成都国际非遗节上获得“太阳神鸟”最佳表现奖、“最佳展览奖”等奖项,米易县新山风物•伊玛织绣获得了第六届成都创意设计周“金熊猫天府创意设计奖”“天府记忆—成都礼物”奖。2021年7月,“米易铜火锅”“盐边油底肉”“盐边羊肉米线”等非遗美食入选四川省100道天府旅游美食。

  感谢您对全市文广旅工作,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1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