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 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77号提案答复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3-12-26 来源:市目标绩效办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建议为我市中小学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的专职岗位》(第177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参与,完善青少年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是出台相关文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38条措施》,出台了《攀枝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工作联防联控专题会议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攀枝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5年)》《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加强医教融合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方案的通知》(攀卫办〔2022〕75号)《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的<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的通知》(攀教体思政〔2022〕12号)等文件。
二是坚持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推出“1+6+N”的工作机制,即:设立1个由教育、卫健、妇联等12个部门共同参与,有地方高校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及家长代表组成的攀枝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做好系统构建与顶层设计,形成联动机制,增强推进力度。县(区)参照市级标准成立6个分中心,起好“中枢”作用。“N”即全市119所中小学完善学生、班级、年级、学校“四级”防控网络,全面抓好落实。
三是编制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2022年10月,我局组织了由全国知名专家、心理健康教师等组成的编写团队,先后9次修订和校稿,现已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编写,由家长篇、学校篇两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按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编写(共6册)。《家长篇》从环境适应、情绪管理、青春期心理、亲子关系等方面入手,让广大家长可以通过查阅手册,对照孩子的日常表现,找到正确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学校篇》从心理适应、学习指导、青春期心理、人际关系、生涯规划等方面入手,以生动详实的案例和大量实操策略,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提供了专业指导。现已在全市23所中小学试用,计划于2023年9月在全市推广使用。
四是组建联合志愿服务队。各级教育部门以学校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任课教师为骨干,积极联合民政部门儿童主任、卫健部门心理健康专家、公安部门民辅警、共青团志愿服务者、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师、关工委“五老”等,组建社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对存在学业压力、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因素和遭遇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学生开展家庭情况摸排,并规范提供志愿服务。
五是建立互通机制。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医教融合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加强救治服务等9大举措,进一步畅通了转介诊疗机制。攀枝花市结合本地实际,自主研发了“i++”心理测评系统,2022年在西区中小学校率先投入试用,今年5月,在全市推广使用。“i++”心理测评系统从躯体化、人际交往、自责倾向、学习焦虑等9个方面和4个表现维度为学生精准绘制心理画像,实现了“定期普测+动态监测”相结合,动态采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压力类型、问题成因等方面的有效信息,绘制学生个人心理画像,建立“一生一档”电子心理档案,汇集成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数据库。目前,已经完成6万余名中小学生的心理筛查,面对海量数据,可以一键完成对县(区)、学校、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心理状况统计,形成心理画像,生成心理档案,为精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个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四是联合落实帮扶。联合市妇牵头制发《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0—18岁儿童伤害死亡的工作方案》,落实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溺水、心理健康等预防干预措施40余条;打造“天府幸福家•花城联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76个,2022年接访群众10000人次以上;完善“12338”维权热线服务功能,在维权服务基础上增加家庭教育、心理关爱等个性化服务。推出“花城联姐”微普法121期,开展“送法进校园、进家庭”等普法维权活动200余场次。开展“七彩阳光 牵手童行”“强国有我 科学圆梦”等实践活动,关爱特殊儿童1500余人次。开展送家风故事等活动约300场次,受益儿童达5万余人次。
二、关于“加强学校心理老师的配备及在职培训,夯实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根据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38条措施》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配备。2025年前每所中小学(中职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在校学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城镇学校和1200人以上的农村学校,分别以1000:1和 1200:1的生师比标准配备足够的专职心理教师。目前全市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46人。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实施学校心理辅导员ABC 三级资格专业培训,到2025年底实现班主任持C证达到100%的目标。在心理专兼职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团委干部、辅导员队伍中继续开展B证培训及认证工作,到 2025 年底达到60%的工作目标;在心理专职教师队伍中启动 A 证培训及认证工作,到 2025年底,持A证教师达到30名。
2022年10月以来,坚持培训赋能,提升育人水平。组织了“种子教师”、管理团队、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三轮培训,参训干部、教师共3600余名,实现了全市119所中小学全覆盖。开好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研讨活动,以研促教,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突出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和情感价值,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展“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评选活动”,评选出一等奖13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2篇;同时还在全市遴选出心理健康教育金句166条,供大家学习、借鉴,不断提升心育水平。
三、关于提升“家校”心理健康沟通能力的建议
一是制定了《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开展“百校千师访万家 同心同行向未来”活动的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百校千师进万家”家访系列活动,与妇联组建了由70人构成的攀枝花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二是市教育和体育局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完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配合家长委员会完善工作章程,进一步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定位,规范家长委员会管理,支持家长委员会按照章程开展活动。全市每一所学校按照市教育和体育局部署均开展了家访活动,并根据区县和学校的实际探索出了多种实施路径。
三是攀枝花市制定了《攀枝花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初步形成家庭与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各家长学校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家教工作,“三教结合”“互教互促”,逐步实现了组织领导健全化、师资队伍强化、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效果显著化的五大变化。同时,学校发放问卷调查,从规范办学、师德师风、教学质量、校园安全等方面汇总家长意见建议。目前,各校公布市教育和体育局和各学校民生服务电话等方式回应家长诉求,确保家长反映的事项件件有落实。
四是坚持家校协同,提升育人水平。2022年,市、县两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共开展线上线下公益讲座500余场次,惠及家长80000余人次。学校建立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全面加强课题研究,推动7项省级课题立项。创新开展“百校千师访万家”家访活动,全市110所中小学校1.2万余名教师共计开展家访3万余次,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健全。
五是贯彻落实好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
完善家校联系沟通机制。要求各学校完善家委会运行机制,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发挥好各级家委会协调家校、监督办学、解决矛盾、助力办学等作用。各学校要设立学校开放日,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年安排两次全域家访活动。要设立家长课程,每学年不少于4次8课时。同时,严格信息化条件下的家校沟通纪律,利用家长微信群等沟通平台交流时,不得讨论与家校沟通无关的内容,提醒家长和学生防范好网络诈骗,做好学生、家长信息保密工作。
共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强调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德育一体化”实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感染力。提醒广大家长涵养良好家风家训,市妇联开展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教体部门开展爱家系列活动、“家风家训”传承创建活动,文旅部门设计系列研学路线,从爱家爱家乡开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出要发挥好节日涵育功能,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新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分别明确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重点加强劳动启蒙,小学高年级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初中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学习,普通高中丰富职业体验,中职学生培养爱岗敬业态度和工匠精神。强调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制定不同年级学生劳动清单,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家庭发挥好基础作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言传身教讲卫生、做家务、过日子。社会各界发挥支持作用,鼓励辖区村居、企业为青少年搭建平台,设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号召各学校建立“1+N”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建立相对固定的新型师生关系。明确学校落实安全教育主责,家长落实校外监管监护职责,各有关部门主动参与,合力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提出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对学生人生成长的巨大影响作用,树立正确教育观,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和影响子女。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资助学、上下学助学服务、关爱学生等公益性活动。提倡社会各界发挥监督作用,共同督促学校规范办学。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