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气象局对市十届人大八次会议第43号建议答复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1-12-17     来源:市目标绩效办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XXX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议》(第 43 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市牢牢把握气象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初步建成覆盖全域的监测站网,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凸显。

  (一)监测站网体系不断完善

  我市已初步建成立体气象观测站网体系,包含雷达、微波辐射、国家气象站、区域气象站、雷电、水汽、土壤水分、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负氧离子和酸雨等。建成了风云气象卫星地面接收平台,实现卫星观测资料“高精度高频次”业务应用。建成双宽带实时在线、互为备份的气象信息广域网络,气象资料质量控制系统和“天镜”系统投入业务运行,实现气象资料的实时传输监控和精准质量控制。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基本建成,各气象业务平台正逐步实现“云+端”部署。近年来,气象观测数据实现分钟级采集,传输及时率、业务可用率均达到99%以上,为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二)预报预警能力稳步提升

  随着各型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区域气象站、闪电监测定位、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等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我市天气预报准确性、时效性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水平稳步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已由“十二五”末的80.6%提升至86.3%,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从85%提升至95%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从27分钟提高到48分钟。近五年,全市共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632期,其中全网发布44期,信息接收超5000万人次。气象灾害预警及风险预警业务持续推进,联合水利、自然资源部门发布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26期。目前,我市已逐步开展精细到乡(镇)的预警,初步形成时空“无缝隙”、多频次预报服务体系,气象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防灾减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三)灾害防御体制机制持续健全

  我市已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印发《攀枝花市气象灾害联动应对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手机短信全网发布绿色通道,解决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近五年,全市共依据气象预警组织应急撤离14.9万人次,实现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零死亡。

  二、后期气象工作计划

  (一)完善气象工作保障运行机制

  构建“中圈”城市间的气象联防协作机制,健全市级相关部门间的气象灾害防御“联合作战”机制。将气象工作运行维持经费缺口足额纳入市县财政予以保障。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充实市级监测预报预警力量,增配必要设备,兼顾为主城区“两区两城”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二)加强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分批加密布设、升级改造一批气象站,配备小型应急机动警戒监测雷达,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整体升级改造市级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平台,提升预报预警服务系统软硬件功能、性能,保障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稳定、高效运行。

  (三)整治人工影响天气安全隐患

  按照轻重缓急,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共同投入,分批完成不达标高炮作业点、火箭作业点的标准化改造,确保武器装备和弹药存储安全。分批自动化改造在用高炮、淘汰JFJ型火箭,消除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安全隐患。

  感谢您对攀枝花防灾减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气象局

  2021 年 8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