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村:“酸酸甜甜”奔小康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0-06-11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杨梅酸酸甜甜,就像我们村的脱贫历程,村民们靠着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生活越过越甜。”6月7日,波西村螃蟹箐组组长张绍云在果园里采摘杨梅,成片成片的乌红杨梅挂满枝头。
张绍云是村里第一批杨梅种植户。他不仅是村里的杨梅种植能手,还是党员种植示范户。近年来,平地镇波西村着力发展特色产业,靠着政府的帮扶,因地制宜发展起杨梅、冬桃、烤烟等产业,全村实现全面脱贫,村民共同奔小康。张绍云家2亩多地全种上了杨梅树,每年带来近4万块收入。“收入增加了,生活越过越好了,你看我骑的电动车还是家里孩子买了车‘淘汰’下来给我的。”张绍云笑着说道。
“以前村里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水,种果树没水根本不得行。”张绍云指着果园外的水表箱,“这里的水是从平地水库直接引上来的。”政府为了让水通到果园地头,修建了引水管网,还完善了道路基础设施等等,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村里这些年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我家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多年前,张绍云自家杨梅园门口的路还是土路,“从家到园子,只能走路,下雨就更恼火,得走15分钟左右。”村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家门口的土路建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骑上车5分钟就能到杨梅园。道路平整了,来村里采摘杨梅的游客也多了,“游客能直接把车子开到园子门口,又方便又顺畅。”
从杨梅园出来,张绍云骑上电动车,盛情邀请记者到村民李卫丽家做客。“他们家当初是村里最困难的贫困户,现在日子大变样,一定要去看看。”4年前,李卫丽家住的还是土房,一遇到下雨,家门口的路水和着泥,深一脚浅一脚,出行非常不便。2016年政府打造“彝家新寨”,帮助村民“盖新房、建新楼”,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李卫丽家建起了二层楼的砖房,水泥路也通到了家门口。
从2014年评定为省级贫困村到2019年全面脱贫摘帽,再到如今产业发展渐入佳境,波西村正在不断“加码”升级各项措施,完善村组道路、解决生产生活用水、改善村居环境、持续壮大特色产业,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广。